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 (1 / 2)

崇禎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清晨,遼東的海面上風平浪靜,海天交接處已開始泛紅,一隻只白色的海鷗不時輕快的掠過海面,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美食。

一座座島嶼被籠罩在似有似無的薄霧之中,使得它們看上去猶如海上的仙山一般,若是有文人墨客見此情景,浮想聯翩下定會賦詩高歌,抒發著自己胸中的情懷和心意。

卯時剛過,幾艘高大偉岸的鉅艦破開繚繞的霧氣鑽了出來,在一座座島嶼數里遠的海面上漂浮不定,船上的水手熟練而迅速地將巨大的錨鏈放下,讓鉅艦停泊在了海上。

十幾艘被粗大的繩索栓牢的小船先後從大船上放了下來,緊接著,一張張繩網沿著船舷鋪了下來,幾聲低沉的命令聲中,一隊隊身穿紅色棉甲計程車卒來到船舷邊上,反過身來沿著繩網向下攀爬。

整個過程中沒有士卒喧譁吵嚷,好像每個人生下來就會如此一樣。

這些鉅艦就是福建鄭家的船隊,船上裝載的就是劉國能和張文耀所部。

在接到兵部的指令後,經過兩天兩夜的航行,二人率部抵達靠近朝鮮的遼東海面,按照兵部的部屬,分兵攻打可能有建奴駐軍的小島。

自從奉命調派到登州之後,劉國能和張文耀除了日常操演士卒之外,二人都是輪番率隊登船遠航,目的就是為了熟悉水性和適應海況。

兩人手下計程車卒絕大部分來自陝西,別說大海了,就連面積稍大的湖泊都沒見過多少,都是名副其實的旱鴨子。

第一次上船遠航時,幾乎所有人都毫無例外的出現了暈船嘔吐的症狀,時常吹噓自己身體多麼強壯的張文耀也沒逃過這一魔咒。

來回五天的航程,在船上的張文耀吃飯也吐,喝水也吐,船隊返回登州落錨後,張文耀是被親兵連架帶拖的從船上弄了下來,一個高大魁梧的壯漢短短數日變得面黃肌瘦,整個人看上去就像弱不禁風的病秧子一般,他的這般慘狀讓幾天未見的劉國能狂笑不止。

後來隨著出海次數的增多,這五千名旱鴨子也逐漸適應了海上的狀況,劉國能和張文耀又拿登州附近的皇城島、瑤磯島作為登島作戰的目標,各自率隊演練了無數人次,對於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反覆考慮,以便讓士卒們能及時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他們兩人不知道的是,他們這種操訓方式已經創造了歷史,這五千人算是中國實際意義上的第一支海軍陸戰隊了。

在這長達近一年的操演當中,劉國能部一個名叫李定國的年輕士卒脫穎而出,在各種演練中表現的極為突出,最終在駐隊的錦衣衛監軍葉天閒的舉薦下,經過劉國能考察認定後上報兵部,將他從一名普通士卒拔擢為了隊正一職。

沒錯,這個李定國就是張獻忠的義子、後世那個大名鼎鼎的李晉王。

李定國在竹溪一戰中從後山逃脫,因為擔心義父張獻忠的安危,他並沒有離開多遠,而是一心想著能得到張獻忠和幾個義兄弟的訊息,好再去與他們匯合。

等到整個戰事結束後,得知義父身亡的李定國悲慟不已,由於不知道張獻忠的屍身在什麼地方,大哭一場的李定國只能四面跪拜以示祭奠之意。

哭拜之後的李定國心中感到了一片茫然。

義父已經身死,其他的幾個兄弟下落不明,義父辛苦經營數年的偌大隊伍轉眼間煙消雲散,現在身邊僅有親兵隊正李三跟隨,接下來自己又該何去何從呢?

李三比李定國年長十歲,原本跟張獻忠一起在延綏鎮當兵,後來跟著張獻忠造反,被分派給李定國做了親兵隊正。

在看到自家將主失魂落魄的樣子後,李三本想出言開解幾句,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另外一番意思:“將主,大王陣歿了俺心裡也是不好受,可想想再難受大王也活不過來了,這心裡頭也就略略鬆緩了些。

將主,往後俺們可咋辦?俺從小就入了官軍,後來又跟著大王造反,一直到跟著將主,許多年來就會打打殺殺,日子過得倒也快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