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暗中派遣探馬深入古北口、居庸關等關隘查探過後,這個想法被他果斷放棄了。
據探馬回稟,明軍不僅是將原先損毀的邊牆重新修繕加固,而且調遣了重兵加以防範,清軍探馬甚至在險要的關口發現了大炮的身影。
從牆上的旗幟以及巡守計程車卒就可以看出,原本幾乎無人守禦的邊牆現在戒備森嚴,晝夜皆有士卒巡邏,邊牆外幾條小路遍佈巨石雜木,清軍若想再如以前那樣悄無聲息的靠近邊牆已是絕無可能。
因為搬動這些巨石亂木可不是瞬間就能完成的,搬動的時候想不發出聲響是不可能的,這樣就很容易被明軍發現,突襲就會變成強攻。
在無法容納大量士卒同時進攻的地帶,守禦方居高臨下,佔據著絕對優勢,那種難度比攻擊錦州城還要大上數倍。
皇太極在與濟爾哈朗、代善等人商議數次之後,終於訂下了這個具有超時代意義的作戰計劃。
“若是明軍於輜重之地佈置重兵,那又該當如何?到時我軍前出過甚,身後堡城具有明軍把控,前有強敵阻擋,後有糧道被斷之險,稍有不慎豈不是有全軍覆沒之危?”
沉默半天之後,還是多爾袞率先提出了異議。
“呵呵呵呵,睿親王實是多慮了!明國軍隊員數本就有數,錦州由祖吳鎮守,其餘邊鎮兵馬還需守禦本鎮,明國皇帝不可能將其調至關外。就算其編練新軍都出關與我相抗,可這等新軍又有幾多?充其量不過五萬之數!而松錦以南堡城明軍須得把守吧?山海關也要守禦吧?這五萬人一分散,他能有多少人守著輜重?”
濟爾哈朗笑著回道。
“只要我軍襲了明軍之糧道,之後再分兵由南往北逐個拔除,在我軍糧草物資不缺的情況下,松錦能支撐多久?就算錦州城內寬大,糧草存放極多,可剩餘堡城本就狹小,既要容兵又要存糧,其中能夠幾日所食?就算你火器再犀利,大炮再無敵,可士卒餓上數日後還能上陣嗎?若其逼不得已出城應戰,那豈不是正中我軍下懷?只要外圍堡城掃清,松錦豈不就是囊中之物?”
眼見多爾袞、阿濟格等人仍是一副不太服氣的樣子,濟爾哈朗隨即進一步分析道。
作為皇太極極為信任之人,濟爾哈朗當然明白多爾袞兄弟的心思。
只要這場大戰取得成功,那皇太極的威望便會如日中天,多爾袞兄弟心裡的那點野望就會徹底破滅。
倒不是說多爾袞不願意看到大清的勝利,而是說兩白旗不想讓皇太極獨享定策之功。
但倘若兩白旗能針對皇太極的計劃提出更好的策略,那將來獲勝后皇太極也無法獲取最大的利益。
“鄭親王,本王早就遣鑲白旗精銳前出哨探,目的也是想斷明軍糧道,但直接攻其輜重大營之事還是需謹慎為好!一切還是等哨探回來再說!”
“呵呵,睿親王實是考慮周詳啊!不瞞睿親王,本王也是遣了數路探馬前去哨探,就看看咱們派出的人哪一路先得回訊息來吧!現下本王宣佈,明日大軍辰時用飯,之後以蒙古兩紅旗馬隊為先導,漢軍旗為後隊,解送包衣先行前往松錦挖壕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