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衛營入駐大興堡十餘日的功夫,馬興路便與勇衛營遊擊馮雋混的精熟。原因很簡單,馬興路私下給馮雋送去了二百兩銀子,藉口是感謝勇衛營將士給死在建奴刀下的爹爹報了仇。
馮雋身為遊擊雖然每月都有不菲的月餉,但財帛動人心,再說人家又沒有事情請託自己,在推辭不過的情形下也就收了下來,自此之後兩人之間的友情迅速升溫,很快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馬興路多年來也積攢下不少家財,之所以給馮雋送銀錢,無非是想為將來留條後路而已,將來說不定哪一天就能用得上。再說人家一個正牌的遊擊將軍,自己只是個營官,能巴結的上酒不錯了。
正站在堡寨的低矮的城牆上四處觀望的馮雋遲疑了一下,看看身邊沒別的人後,壓低聲音說道:“老馬,咱倆也不是外人了,實話告訴你,這回不光是勇衛營不走,後面朝廷大軍還會來的更多!我聽說朝廷這回是要聚齊大兵,準備直接把建奴老巢給踹嘍!上回義州之戰我打的是西門,遇到的建奴不多,不過看著也就那回事吧,給銃子打著也是一個死字!我說老馬,等收回遼陽了你可得請我喝酒,到時候我要是沒陣亡的話!”
馮雋的話讓馬興路興奮不已,他剛要開口接著詢問,忽然遠處騰起一股塵煙,一小隊騎兵從北面向著大興堡的方向疾馳而來,馮雋隨即大聲喝令道:“全軍戒備!”
城頭上靜坐歇息計程車卒們迅速起身列隊,等候上官下一步的指令。
馬隊越來越近,在距城牆還有數百步的時候,馮雋從盔甲和背插的認旗已經分辨出來者是明軍的馬隊,是勇衛營的夜不收小隊。
不一會功夫,這一隻夜不收已經來到堡牆數十步外,為首的隊官勒住韁繩後,戰馬嘶鳴著原地轉了個圈,後面的騎士們也紛紛勒停戰馬。
“北面十里外有建奴大隊人馬南向而來,督師令守軍按方略迎敵!告辭!”
高聲通傳完敵情後,隊官一帶韁繩,兩腿一夾馬腹,戰馬向東奔去,後面的騎士打馬跟隨。
“傳令下去,銃手營、長槍營、刀盾營出城三百步列陣,炮手於城頭掩護側翼!老馬,你帶著手下守住東西、南兩面堡門,一旦覺著守不住就趕緊示警!”
馮雋高聲喝道。
為了安全起見,二十門佛郎機炮被佈置在了大興堡的北門兩側位置,官軍出城列陣三百步,正好在佛郎機炮五百步的有效射程內,這樣城上的炮火就可以給牆下的官軍提供火力掩護和支援。
大興堡東面不到十里便是興平堡,同樣駐紮著勇衛營的三千人。由於兩堡之間距離太近,建奴不可能從中間穿過後攻擊東門,所以馮雋讓馬興路帶著手下不到五百人守著西門和南門就可。
事實上,除了北門,其餘三門都非常的安全,馮雋這樣做一是為了照顧馬興路,二是他並不放心遼西軍的戰鬥力和士氣,還不如讓他們留在城裡更放心些。
馬興路感激的衝著馮雋一抱拳,道聲:“承情”後,轉身喊來幾名親兵匆匆下了堡牆,馮雋目送他離去後也走下堡牆,親自率部出城,準備迎擊即將來到的建奴。
一個時辰之後,尚可喜率領十個牛錄的漢軍旗士卒來至大興堡,一同到來的的還有多弼和巴揚阿帶著的五百名鑲白旗的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