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二百六十九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九章 (1 / 2)

隨著老天連續降下幾場大雨,天氣逐漸轉涼,遼東的雨季也宣告結束。

崇禎十年七月二十日,以成親王嶽託為主帥的一萬多建州大軍,在義州被明軍奪取二十天後,從盛京集結出發,經過數百里的跋涉後由義州北門進入城內。

嶽託這次共帶來了一萬多人馬,外加一萬多漢人包衣。

這一萬多人中,除了漢軍旗總共二十個牛錄近六千人外,還有鑲白旗六個半牛錄、鑲紅旗八個牛錄以及三千蒙古騎兵。

那一個半牛錄便是由多弼、巴揚阿率領的五百鑲白旗騎兵。

湯古岱帶著剩下的一千人和勇衛營血拼時,多弼帶著五百騎兵在錦州數千馬隊的監視下根本無法近身,直到看見城內燃起了大火,這表明明軍已經破城,湯古岱等一眾族人怕是凶多吉少了。

多弼和巴揚阿無奈之下率隊避開錦州馬隊向北而去。在尋到一處淺灘渡過大淩河後,二人帶隊去了廣寧,然後火速派人返回盛京報信,稟報義州失守、湯古岱戰死的訊息。並著重向主子們言明,這次攻城的明軍火器眾多、且犀利無比,雖不知有多少人,但望之不似與建州交戰多年的寧錦明軍。

本來皇太極打算只派漢軍旗火器營出戰,外加三千蒙古騎兵以及鑲白旗五個牛錄的人馬就足夠了,但在聞聽此信後又調來駐守遼陽的鑲紅旗八個牛錄的八旗兵歸到嶽託麾下,並將漢軍旗全軍全部派出,準備以漢軍旗的火器壓制明軍。

在接到各路探馬回稟方圓五十里之內並無明軍蹤影后,嶽託吩咐漢軍旗和包衣們在城內駐紮,八旗兵和蒙古騎兵則在城外紮下了營盤。

按照祖輩傳下來的習慣,嶽託並沒有住在條件更好的城內,而是將大帳紮在鑲紅旗在城外的營中。

時間已是未時末,嶽託的牛皮大帳裡眾將雲集,身體剛剛恢復不久的嶽託換了一身便服坐於中間的主位上。以孔友德為首的漢軍旗將領立於下手左側位置,鑲紅旗、鑲白旗的甲喇章京、牛錄章京以及八旗蒙古的固山額真博爾格、梅勒章京圖門和阿蘇德立於右側。

“我軍自盛京遠道而來略顯疲憊,今日好生修整一番,明日辰時俄爾岱領著鑲紅旗計程車卒先拔營前往錦州,三順王帶著漢軍旗居中,包衣在後,鑲白旗壓陣,圖門領八旗蒙古左右遊弋,全軍須得於未時到錦州四十里處紮營!”

嶽託沉聲下令道。

眾將齊聲接令後,嶽託接著開口道:“前番哨探回稟,言道錦州四門緊閉,明人似已知道我軍要來,這又跟從前一般模樣縮於城內;明人善守,錦州不好破,都言漢人多謀,恭順王,你可有好法子?”

孔友德沒想到嶽託上來就點他的將,楞了一下後趕緊出列施禮道:“回成親王的話,據聞明軍攻打義州之時,未曾蟻附,而是用大炮轟破城門後破城而入。漢軍旗此次攜來二十門紅夷大炮,奴才以為我八旗當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直接架炮轟擊城門。此法漢軍旗雖未施行過,但既有前例,奴才尋思應當不難!”

進駐義州之後,因為聽說明軍火炮之威,所以孔友德曾令手下善操火器之人檢視明軍炮擊之後的痕跡。在沿著城牆四處查驗之後,漢軍旗的人發現城牆並無明顯被彈丸摧毀之處,直到看見僅餘殘渣的三處城門後,漢軍旗的人這才恍然大悟:明軍是直接用炮打破城門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