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 (2 / 2)

好話誰都愛聽,不管真假。

吳襄白淨的臉上容光煥發,他拱手行禮道:“督師謬讚!犬子有幸能於督師帳下聽令,蒙督師不吝賜教下,方才略有今日之成就!督師提攜之恩,卑職與犬子盡皆永誌不忘!督師自京師遠來辛勞,此處非敘談之地,還請督師上馬,卑職帶路前往總兵府歇息!”

當日申時過後,沐浴更衣後穿著一身道袍的洪承疇踞坐於總兵府後院客廳的主位上,吳襄父子下首位相陪。

“本官奉旨督師薊遼,其意在加強京師東北門戶之固,以防己巳之變重演;目下自居庸關至薊鎮一線,沿邊牆皆有官軍重兵佈防,朝廷已下撥錢糧,修繕邊牆損毀之處,建虜欲再如從前般越牆而入已是難如登天。左都督,你薊鎮防範之重便在喜峰口至遵化一線,你部需將重兵安置到此一帶,並選派勇將駐守,不可有絲毫疏忽之處!”

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皇太極率十萬清兵繞道蒙古,十月戊寅日突破長城喜峰口,攻陷遵化,京師震動而戒嚴,崇禎同時詔令各路兵馬勤王。

這場事變的最終結果導致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大明文官武將陣亡殉國者數十人。

洪承疇身為薊遼總督,整飭遼東還在次要,最主要的是不能讓悲劇再次發生,否則袁崇煥就是他的前車之鑑。

“啟稟督師,卑職所部共計馬步軍一萬五千餘人,其中喜峰口、漢兒莊處已有卑職麾下分守參將劉銘率所部三千人駐守,其餘人馬皆以三屯營鎮城為依託,北向佈防,修築深壕、攔腰牆無數,防止其馬隊賓士,形成攔阻建虜有可能突破邊牆後之數道防線,數措並舉下,建虜若想再演己巳之變怕是不易!”

己巳之變時,薊鎮之兵已弱不堪用,數處攔截騎兵的要塞城垣也因無錢維護而廢弛,在建奴大軍來襲時,薊鎮兵稍作抵抗便一鬨而散。

己巳之變使得逐漸無人看重的薊鎮重歸朝廷視野,崇禎二年後,朝廷重整薊鎮之兵、修繕損毀之塞垣,使得薊鎮的佈防逐步恢復起來。

吳襄雖然懦弱膽小,但其在遼東邊關多年,日濡目染之下,對於如何防範建州女真的奔襲還是略知一二的。

到任薊鎮後,他向朝廷上本申明建虜鐵騎機動靈活所造成的後果,索要錢糧修築深溝胸牆,用以限制敵騎大規模聚集衝鋒,並調派手下最能打的參將劉銘率部紮營於喜峰口一線。種種舉措下,吳襄自信就算建虜聚集大兵想再次破口,他也能支撐到朝廷調集重兵趕來赴援的時候。

“左都督勤勉職事,本官自會向朝廷上奏言明;薊鎮擔負維繫京師安危之重責,左都督及麾下眾將官須得時時警醒、不得懈怠。本官離京時,聞兵部已遣員沿居庸關一路向東巡視,期間但有發現翫忽職守者,不管其軍階高低,俱會就地革職後充軍前效力!本官赴關外後,左都督當召集眾將言明此事,另遣探馬斥候出牆哨探,以防不測!”

朱由檢為防範歷史上崇禎十一年的滿清入寇,下旨讓兵部遣人巡視宣大以東的邊牆沿線,以便及時將隱患消滅與萌芽之中。

“卑職謹遵督師之令!督師即至薊鎮,何不多停留數日,卑職及犬子還欲多多聆聽督師之教誨!卑職已在花廳設下酒宴為督師洗塵,稍後還請督師移步前往品鑑!”

吳襄自是不會放過巴結這位重臣的機會,遼東將門雖是擁兵自重多年,朝廷拿他們暫時沒有辦法,但自袁崇煥、孫承宗後,遼東將門在朝堂中再也沒了代言人。

眼見正值壯年的洪承疇崛起之勢已不可擋,將來回返京師時定會身居要職,藉著吳三桂與其相熟之際,吳襄當然要傾力攀附,以求留下後路。

“呵呵!左都督老成持重、長伯文武兼備,在現下之朝廷諸將裡實屬罕見!若非朝堂重臣中有人以他事作伐,本官定會向聖上大力舉薦!可惜可惜!”

洪承疇溫言捋須笑道,話中之意直指祖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