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才的一番言語並非恭維之詞,確實是出自他的內心之言。
孫傳庭的身體力行以及推行的種種策略,徹底打破了官府一向高高在上、凌駕於百姓頭頂的慣例,也讓謝延年的認知發生了巨大改變:做官原來既可以讓百姓受益,也能使得自己內心有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下官對知府所言亦是感同身受!中丞行事,能他人所不能,行前人之未行,拯百萬民眾於水火,滅流賊千軍於頃刻,凡此種種,皆使下官等望塵莫及;此生能於中丞麾下任職,實乃下官之幸事也!”
平涼府同知方文也是施禮讚道。
因為在剿滅馬進忠等流賊中有立功表現,加上孫傳庭在請功冊中對其不吝讚美之詞,原任靈臺知縣的方文已被超擢為正六品的平涼府同知一職,原靈臺知縣一職由孫傳庭拔擢楊明盛暫代。
雖然楊明盛只是生員的身份,但孫傳庭秉持朱由檢的旨意,任人唯賢維德唯能,上奏吏部的同時也給朱由檢上了本子,將楊明盛、崔世生、謝仁星等人兩年以來的功勞擺出,朱由檢讚賞之下授意吏部尚書周雲批准了孫傳庭的舉薦。
孫傳庭此舉也使得眾多缺少功名、但實幹能力突出的吏員看到了希望:只要用心做事,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楊明盛一般為官一方,而不是終生都混跡於被上官呼來喝去的下層之中。
“為官一途當以秉持初心為重,如此方得善念之始終。我等初讀聖賢書之時,心中所想何曾是為了富貴榮華?即便做官是為了個人之私利,但在私利達成之時,順帶使治下之民生有所改善,此兩全美事何樂而不為?本官最恨枉顧私利、殘民以逞之官吏!其為官之時無視生民之疾苦,終日所思皆是醇酒美婦、投機鑽營之事,掌朝廷所賦之權,卻毫無用其利民之責!此等庸官惡吏自該人人得而誅之!壽存、修志當牢記本官今日所言,今後無論晉升至何等品級,行事應以利民為重,如此方不負先賢之教誨,亦能使己之良知稍安!”
孫傳庭端坐於平涼府二堂主位上,目光炯炯的看向座下的謝延年和方文,二人聞言皆是神態肅然的起身施禮受教。
經過數月的相處共事,孫傳庭對謝延年和方文這兩名年輕官員還是很有好感的。在執行自己制定的一系列決策時,兩人都能放下身段,親赴一線參與到安撫流民的過程中去,這在大明官場中還是難能可貴的。
不管其目的為何,但數月來二人都是不辭辛苦,奔波輾轉於平涼各州縣,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各項差遣中去;正是其以身作則的良好示範效應,也使得下屬各級官吏無不幹勁十足,也讓安撫流民的種種舉措得以更好的落到了實處。
對於自己就任陝西以來取得的種種功績,孫傳庭非常滿意,心中也是暗暗自得:放眼大明,不論是剿賊還是安民,誰能在短短兩年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洪承疇?盧象升?內閣那幫廢材?六部那些庸人?哼哼!
對於皇帝升賞洪承疇與盧象升大學士一事,孫傳庭心內雖略有不滿,但很快便想通了:若無洪、盧二人數年來苦苦支撐,自己就算出仕也是面臨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那樣的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正在這時,謝仁星從堂外匆匆而入,給孫傳庭見禮後稟道:“中丞,臨洮曹總兵已至衙外,說是蒙古土默特部使者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