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八年> 第三十三章 安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三章 安排 (1 / 4)

自朱由檢倡導的新政在軍器監實施以來,工匠們迸發出巨大的生產熱情,所有工匠都玩命似的大幹,原先懶散消極的狀態一掃而空。

每天兩頓飽飯讓匠人們渾身充滿幹勁,計件制的施行讓平時磨洋工的匠人連上廁所都跑著去,生怕時間長了耽誤掙錢,原先不到下值就偷偷摸摸溜號的現象徹底消失。

因為軍器監日夜有人值守,有的工匠甚至不願下值,巡守的吏員和士卒勸說幾次無效,只能強行將其拖出,然後關閉大門。

被攆出去的工匠在門外翹著腳的大罵,嫌他們耽誤自己掙錢,門裡面的人也只能相對苦笑,奈何不得。

巨大的動力帶來的是產量的劇增,加上嚴格的管理措施,所有軍需物資產量翻了幾倍,質量更是跟以前有天壤之別。

朱由檢正在武英殿偏殿內翻閱畢懋康的彙報材料,字裡行間滿是振奮之情,對朱由檢創立的種種舉措讚不絕口。

朱由檢最關注的火銃已經打造了百餘杆,並已全部交於勇衛營,由孫應元選拔精善火器之人,組成五百人的火銃隊,新舊火銃混雜使用,等新的火銃生產出來後再以新換舊。

勇衛營驗收試射之後,杆杆都是精品,絕無爆膛的風險。

火藥配方自朱由檢與他們商議改良後,射程威力大大增加,原先的火藥因為雜質太多,火銃五十步內才能射棉甲,三十步內才能射穿鐵甲。

改良過後,五十步內就能射穿鎖甲,七十步就能射穿棉甲,射程足足增加了二十步,這就能讓火銃手有足夠的時間繼續發射或是安全撤離。

而朱由檢提出的震天雷的研製也已成功。

陶土燒製,狀如小號的酒罈,裡面裝有鐵屑、碎石、瓷器碎片和火藥,重約三斤左右。

引信經過試驗後,採用燃燒均勻的綿紙,從引燃到丟擲落地爆炸大約十息時間,威力驚人,一丈範圍內殺傷效果明顯。

其實震天雷宋代就已經出現,不過當時火藥純度不高,所以殺傷力不大,只是聲響巨大,所以得名震天雷,如今只是改良了火藥配方,使其殺傷力更大而已。

王承恩拿著一個紅色木匣進入殿內,來到朱由檢身邊,將木匣呈上,朱由檢見上面密封完好,示意王承恩開啟,王承恩開啟木匣後拿出裡面的信函呈到他的手中。

這時孫傳庭的密奏已經以六百里加急送達,密奏前半部是報捷,把剿滅悍匪整齊王一事做了簡單描述,其中提到有功人員名單,以備朝廷賞功。

後半部分則是詳細訴說了到任陝西之後所作所為,對百姓的困苦以及官紳的貪婪憤怒不已。

信中還將他要設計拿衛所主官動刀的想法全盤托出,言明此舉可能導致天下大譁。

畢竟衛所也是官紳中的一員,這樣做了之後恐怕會被千夫所指,為朝臣所不容,將來恐怕不會善終,但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將不惜此命,以報答崇禎的知遇之恩。

看完孫傳庭的密奏之後,朱由檢沉思起來。

後世對孫傳庭的評價很高,認為如果崇禎用人不疑,堅持一直重用孫傳庭的話,明朝不至於滅亡。

但崇禎久居深宮,對外情知之不深,容易被身邊大臣的言論做蠱惑,加上本人多疑善變,以致孫傳庭不被重用,甚至被楊嗣昌構陷入獄長達兩年之久。

後因實在無人可用,才被從獄中放出帶兵剿賊,但為時已晚,後來戰歿於渭南。

崇禎卻認為他是詐死,居然沒有追封贈蔭,這是多麼大悲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