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失敗了。
所以後續的劇情倒是問題不大,就是最近這幾天我可能會糾結一下。
下週剛好事情又多,不耽誤自己摸魚水群,但是良好的寫作環境是沒有的。
略微麻煩啊。
不過還是問題不大,寫到100w我就開始放鬆了。
放鬆有助於好好碼字。
簡單談一下之前的想法?還是說說另一本新書的故事呢?
依舊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吧。
說說我認為的不足。
依舊是我最糾結的人物性格,性格這種東西是不斷變化的,隨著經歷而改變的。
所以它是動態的,保持一個穩定的基礎,然後不斷的新增新的內容。
對於禮志,我覺得我寫不好,所以小貓的空白期很大。
主要是我認為的她前後性格的差距在增加,這裡感慨一下自己給自己加人設的要強精神。
一個是joy,一個是禮志,這兩位都是我覺得後期性格變得厲害的人物。
不過還是jyp家的教育做得好,禮志的性格與預計的相差不大,看似高冷的i,實則外向的e,新的一年,在去年年末的時候就展現出了良好的釣魚功底,今年發揮的很不錯,例如“想我了麼。”這麼簡單的一句話,能讓她玩出花來。
具體請自己研究黃禮志的泡泡。作者學不出來小貓撒嬌。
對於多出徐穗珍的線,其實這故事很不錯,但是寫著寫著,似乎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變成了單純的病嬌模式,這樣就有些無趣了。
我甚至有把這條線草草收場的想法。
妍雨?哦,寫妍雨的時候就打算做點什麼,一直畏首畏尾的等到了時間,發現這個是做為收尾的不錯節段,所以現在還在思考如何新增細節。
關於你們喜歡什麼,我到現在還不清楚。
lsp什麼的這個我懂,但是其他的東西呢?你覺得作者在問你喜歡什麼?
錯覺,我只是喜歡聽你喜歡什麼,然後寫不寫還是我自己的問題。
就像餘華說的那樣,喜歡一名作者,哦,看了看他的書,吸取了他的經驗,再吸取其他作者的經驗,最後發現,你寫的和他們一樣麼?
(就像他說的那樣,喜歡東野圭吾,學習他寫人的細節,喜歡村上春樹,學習他散文的意境,喜歡渡邊淳一,學習他細節的描寫,最後發現,他們都成就了你自己,你寫的東西還是你自己的骨子,披上的也是自己的皮。樹木吸收陽光成長,最終長成什麼樣子?還是你自己的樣子)
不是的,你把自己最佳化了,你寫的還是你自己,這就很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