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們的斥候探知,肇慶只有三千韃子兵,其中八旗兵只有一千,綠營兵二千,本太子率領八千東宮護衛軍全部換上戰馬,急行軍兩天可到達肇慶,以東宮護衛軍的裝備,定能一戰打下肇慶,活捉蘇克薩哈,不給他聚集兵馬的時間。”
“太子殿下此計甚妙,只要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肇慶,則廣東其餘各府就不足為慮。不過我軍目前戰馬眾多,我可派總兵王璽率領五千騎兵與太子殿下同行,本王統領一萬五千兵馬隨後。爭取早日收復廣東,這樣整個西南五省就回到我大明的懷抱,也給韃子以沉重的打擊。”李定國目光炯炯地道。
“好,就這麼辦。”朱慈煊一錘定音。
接下來佔領平樂府的明軍馬上忙碌起來,準備戰馬、軍械、乾糧。一個時辰後,一萬三千明軍騎兵開出平樂城,當天晚上在白霞寨休息一晚。
第二天吃罷早飯,大軍穿過點燈寨,中午十分到達賀縣,賀縣的韃子得知明軍大軍來犯,倉惶出逃,朱慈煊率領大軍在賀縣作了短暫停留,簡單吃過乾糧,戰馬吃過草料,飲足水,留下五百人馬維持城中秩序,大軍穿成而過。
晚上抵達懷集,懷集知府劉慶開啟城門率領三班衙役獻城反正,懷集知府劉慶見到朱慈煊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罪臣劉慶迎接王師來遲,還請太子殿下恕罪。”
朱慈煊冷哼一聲:“劉慶,你可知罪。”
“劉慶知罪。”劉慶磕頭如搗蒜。
“那,你知犯有何罪?”朱慈煊冷著臉道。
“罪臣不該在韃子來時,投身韃子,割發易服。”
“你還知道不該投身韃子,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呢。”
“罪臣罪該萬死,韃子大軍來時,城中無兵無將,實在難以抵擋,況且韃子殘暴,只要我們抵抗,韃子就會屠城,罪臣不想城中百姓像嘉定、揚州一樣遭受韃子屠戮,為了滿城百姓,免遭韃子肆意殺戮,罪臣才不得已投身韃子,還請太子殿下明鑑啊!”劉慶跪在地上“蓬蓬蓬”不停地磕頭。
“殿下,劉慶這個人,微臣知道,雖然沒有大才,但也在擔任知府期間為政清廉,善待百姓,還算一個勤於民事的合格官員,還請殿下饒他這一次,讓他戴罪立功。”一旁的陳宮建言道。
朱慈煊何嘗不知道,好多明朝的官員為了減少百姓的傷亡,不得已投降韃子,但也免不了他們有怕死的因素,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也有明朝的官員人心不齊,不能一心抗擊韃子的入侵。
還有就是永曆皇帝也就是自己這具身體的老爹,韃子大軍一來,他就立刻棄城而逃,底下的人心也就散了,可以說現在大明就缺一面旗幟,把一盤散沙的大明聚集起來,與韃子進行抗爭,自己既然來了,那就扛起這面旗幟,聚集有志之士抗擊韃子的入侵。
朱慈煊看火候差不多了,就淡淡地道:“既然你是為了城中百姓,那本太子就饒你一命,起來吧!帶本太子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