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十三年五月初八巳時,休息一晚的明軍從慶遠出發,沿龍江東進,五月初九午時抵達柳城,知縣劉平率縣丞、主薄三班衙役開城投降。
“罪臣劉平參見太子殿下、晉王殿下。”柳城知縣劉平雙膝跪地,以額叩地戰戰兢兢的道。
朱慈煊低頭看著眼前穿著大明縣令制服,年約四十餘歲的劉平,淡淡的道:“劉知縣,你可知罪。”
“罪臣知罪。”
“你可知犯有何罪?”
“罪臣不該在韃子來時,獻城投降韃子。”劉平的頭垂的更低了。
“你還知道不該投降韃子啊!”朱慈煊嘲諷道。
“太子殿下,罪臣當時也有苦衷啊!當時韃子圍城放言,如不投降,他們將屠城,罪臣也是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才不得已獻城投降,請太子殿下、晉王殿下明鑑啊!”劉平“咚咚咚”連連扣頭道。
“行了,行了,起來吧,別在這兒裝可憐了,給本太子說說,城中還有多少兵丁,城內的韃子都在哪兒。”
劉平聽到朱慈煊這麼說,膽戰心驚的心才平靜下來,他知道,頭上的腦袋保住了。
顫顫巍巍的起身,畢恭畢敬的行禮道:“啟稟太子殿下、晉王殿下,城中還有綠營兵五百,城中的韃子兩天前接到韃子都統額爾圖的調令,全部去了桂林。”
“韃子全部去了桂林?”朱慈煊一愣,這是一個新情況。“那,柳州府現在還有韃子兵嗎?”
“柳州府的韃子也接到調令,去了桂林。”
朱慈煊和李定國對視一眼,道:“你可知桂林有多少韃子?”
“啟稟太子殿下、晉王殿下,桂林有一個甲喇的韃子1500韃子,綠營兵一個營5000人,柳城、羅城、融縣、懷遠、洛容、象州、來賓、武宣、遷江、南丹衛、上林、賓州各有100韃子,柳州府一個牛錄,柳州府共約1500韃子調往桂林,加上桂林府其他各縣約有1000韃子,現在桂林約有韃子4000。”柳城知縣劉平拱手答道。
“行,本太子知道了,劉知縣你與縣丞,主薄維持柳城的穩定,不得懈怠。如發現你心懷二心,定斬不饒。”
“是,是,是,卑職謹遵太子殿下諭令。”劉平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道,他知道他的小命保住了。
“晉王,麻煩你抽調五百人馬協助劉知縣維持柳城秩序,那500綠營兵就編入晉王殿下的部隊隨我們出征,晉王你看這樣安排如何?”
“太子殿下所言甚善,我這就掉500兵丁維持城中秩序。”李定國拱手道。
大軍在柳城知縣劉平的引領下開進柳城,隨後李定國派泰安伯竇民望統兵3000前往收復柳州府城。
第二天,大軍開拔直撲桂林,兩天後,兵不血刃拿下永福。次日,大軍毫不停歇繼續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