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十九章 八方齊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八方齊聚 (2 / 2)

……

黔國公沐天波、鞏昌王白文選及各個土司,總兵紛紛出列請旨。

“諸位愛卿平身,我也有意收復昆明,不知眾愛卿可有推薦人選領兵出征?”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黔國公沐天波,道:“臣,願率兵前往。”

“臣,願率兵收復昆明。”白文選道。

“臣,願往。”

……

一個又一個請旨,朱由榔一時間拿不定主意,讓誰領兵。

朱慈煊看著拿不定主意的朱由榔,心中暗歎,攤上這麼一位沒有主見父皇也沒誰了,他知道,現在雖然大殿內站著這麼多的將領,但是人心並不齊。

各個土司願意出兵抗清,是因為,韃子進入雲南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搶掠不少寨子,且每到一寨,韃子首先搶的就是這些土司,因為他們有錢有糧,殺的也是這些土司,因為土司能輕易地聚集人馬和他們對抗。

這些土司也不是傻子,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命,只有起兵反抗。如果韃子轉變策略,對各地土司秋毫無犯,那他們決不會起兵與韃子對抗。

白文選、賀九儀、包括李定國這些人都是以前張獻忠的手下。

沐天波、祁三升、魏勇、王升這些人倒是正兒八經的明軍。

可以說目前大殿內的這些將領分為三大派系,這三大派系內各自又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現在為了對抗韃子才勉強匯聚到一起,報團取暖。

三大派系,大西軍這一系兵力最強,土司其次,原明軍最弱,這也造成大西軍一系一向強勢,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又對怯懦的皇帝朱由榔不太感冒,甚至有些輕視。

朱慈煊對現在的這個局面也很頭疼,他看了一圈,發現這個主帥只有李定國能當,其他人都不行。

一,李定國在這些人當中最會打仗,用兵如神,有小諸葛之稱。而且他率領的部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時人記載”凡士伍破衣敝絮,皆送入後營,紉織為襯甲、快鞋之用,無棄遺者。或傳定國兵當以夜至,比曉則已過盡矣。故所至有功”。連韃子都承認李定國有五伯之大仁大義、謙恭下士。

二,他是張獻忠的義子,能勉強壓制住大西軍這些人。

三,李定國心向大明,他得知永曆帝於四月初八被吳三桂絞殺的訊息。慟哭並命人為永曆帝發喪,全軍將士穿白衣,李定國披髮徒跣,號誦搶地,兩目皆血淚,大哭道:“我對不起大明,也對不起皇帝,我該怎麼面對天下。”臨終前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而白文選雖說兵力最強,但朱慈煊對他有點不放心,因為歷史上白文選後來戰敗,投降了韃子,朱慈煊不敢把大軍的指揮權交到白文選的手裡。

沐天波忠心是有,這一點沒的說,但他領兵打仗遠遠不如李定國。

於是,朱慈煊道;“父皇,兒臣認為,晉王可為主帥、鞏昌王為副帥,各位土司大人輔佐,出兵收復昆明,黔國公領兵鎮守大理,護衛父皇安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