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吳三桂和趙布泰本來就是追擊晉王殿下的,現在晉王殿下出現在這兒,還有一萬騎兵,我早該想到了,你看我這腦子。”木懿懊惱的一拍大腿。
接著他端起酒杯,道:“太子殿下,晉王殿下,黔國公來,我們乾杯,慶賀我大明殲滅逆賊吳三桂,韃子徵南將軍趙布泰和他們的三萬大軍。”
“好,乾杯。”幾個人起身,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接下來,席間的氣氛越發熱烈,不知過了多久,酒已微醺,外面傳來“咚咚咚”的鼓聲。
朱慈煊側耳細聽,鼓聲中還夾雜著其它聲音,這些聲音組合在一起,不但不亂,反而非常有一種獨特的旋律,悅耳動聽。
木懿看到朱慈煊側耳細聽的樣子,笑道:“太子殿下,這一定是我們巴山寨的寨民慶在祝擊敗韃子的進攻。太子殿下、晉王、黔國公如有興趣,不妨一觀。”
“好。”眾人起身,朱慈煊走到門口,見外面的廣場上點起了篝火,數百寨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
等眾人下樓,青蟬、青玉和沐忠亮不知道從哪兒冒了出來,三個人默不作聲跟在朱慈煊的身後,不過,青蟬和青玉明亮的眼睛,表明她們對眼前的一幕充滿了好奇。
見眾人到來,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的寨民自動分開一個豁口,朱慈煊這才看到,寨民們將一種外形似一隻精美高腳酒杯的鼓挎在肩上,鼓身斜置於左側胯部,鼓面朝前而高,鼓尾朝後著地,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微彎、足尖著地,身體略向右傾斜。
左手扶鼓框邊緣,以食、中、無名、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擊鼓面,右手半握成拳捶擊。有時甚至用手肘和腳掌、膝部也參加擊鼓,彎身扭腰、千姿百態。可擊奏出不同的音色和複雜的節奏,可以說是千變萬化,令朱慈煊看的目不暇接。
鼓聲漸歇,場中出現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兩人都頭戴金盔、假面,身穿有孔雀羽翼的服飾。
“父親,父親,快看,孔雀舞,孔雀舞。”沐劍屏一邊搖晃著沐天波的胳膊,一邊指著篝火前的兩人兩眼放光。
‘孔雀舞?’朱慈煊立即情緒高漲,他以前可是不少看楊大美女的孔雀舞,那真是美輪美奐,百看不厭。
知道接下來表演的是孔雀舞,朱慈煊不由得期待起來。
“太子殿下,要說這孔雀舞,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木懿看到朱慈煊興致勃勃的樣子,道。
“哦!什麼傳說?”朱慈煊好奇的問。
木懿捋了一捋鬍鬚,說道:“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寨子裡有一個小夥子為了謀生,他每天都到江邊的一棵空心樹下釣魚,並且每次都能釣到很多。可是,有一天他從早釣到晚,連個魚影子地看不到,為此他感到萬分奇怪。”
正在這時候,突然一陣輕風颳來,吹到他身後那棵空心樹內。發出了嗡嗡的聲響。這時,江邊的果樹上熟透了果了,也隨風叮叮咚咚落入江中,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就在這一瞬間,他見江中映示出山坡上孔雀窈窕的倒影。見此情影,小夥子驚喜地回頭觀看,只見一對綠孔雀展開了美麗的翎羽,正隨著動聽的聲響翩翩起舞。
當時,小夥子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高聲說道:‘啊!我今天到了神仙住的地方了!’於是,小夥子丟下釣竿,驚喜地跑回村寨,活靈活現地給寨子裡的人講述所見到的一切。
寨子裡的鄉親聽後了十分驚奇,都盼望自己也能親眼看到那動人的情景。
後來,小夥子帶著眾多鄉親來到江邊,把那棵空心樹砍倒,鋸婁做成長鼓,蒙上一層黃牛皮,用手一敲打,頓時發出了“嘣嘣叭嘣”的悠揚聲響,然後,小夥子又找來銅盆、銅鍋蓋,讓其他青年隨著敲的節奏聲義織敲打。
接著,小夥子在快樂的鼓樂聲中,摹仿孔雀的一舉一動,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當時,觀看的鄉親都看得入迷,百看不厭。
從那以後,鄉親們一致推選小夥子每到到‘趕擺’的日子,便在集會上跳孔雀舞。在‘趕擺’的日子裡,小夥子為鄉親們表演了孔雀舞,博得大家的讚賞。從此,這種在象腳鼓和鑼伴奏的孔雀舞,就在我們這裡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