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幸好,韃子渡江後留下了的木筏和繩索,正好方便我們過江,要不然就麻煩了。”沐忠亮湊到朱慈煊的身邊,拍了拍胸口,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
“哦!那如果沒有韃子留下的木筏和這些連線兩岸的繩索,我們該如何過江?”朱慈煊好奇地問道。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我們要麼先派少量的騎兵,涉水過江,找出能騎馬過江的地方,然後,大部隊順著淌出的路徑涉水過江。
要麼就如同韃子這般,伐樹,編造木筏,在岸邊栽上木樁,派人帶上繩索,用竹竿撐過,接著在對岸打下木樁,把繩索繫好,連線兩岸。這樣大部隊就能登上木筏,抓著繩子,渡過怒江。”
朱慈煊聽完,點點頭。
不過,沐忠亮接著又笑嘻嘻地道:“其實,我們也不必太擔心,畢竟晉王殿下剛率部渡江不久,他一定有辦法渡江的。”
朱慈煊白了沐忠亮一眼,這小子現在也學壞了,說話還帶大喘氣的,不過,他說的也對,晉王李定國前天剛率部渡過怒江,一定也辦法渡江的,自己完全沒有必要瞎操心。
就在他們說話的當口,一部分明軍開始騎著馬涉水過江,還有一部分明軍已經把木筏放入江中,其中兩名士兵一前一後抓住繩索站在木筏上,還有兩名士兵撐起竹竿把木筏暫時固定住,其餘計程車兵依次登上木筏。
等木筏上人上的的差不多了,便離開岸邊,向對岸駛去。
朱慈煊和青蟬、青玉、沐忠亮也登上一個木筏,拽著繩子駛往對岸,由於江面不寬,朱慈煊等人很快有便渡過怒江,到達對岸。
沐忠亮把朱慈煊扶上棗紅馬,扭頭望了望正在渡江計程車兵,道:“太子殿下,現在,正是渡江的好時節,如果到了清明,這怒江就過不去了。”
“哦?怎麼到清明就不能過江了?”朱慈煊狐疑的問道,就連青蟬和青玉也都看向沐忠亮。
“是這樣的,太子殿下,每年到清明的時候,江面上會起青草瘴,一直要延續到霜降才會結束。這期間過江,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人們在清明至霜降這段時間內都不會過江。”沐忠亮解釋道。
青草瘴,不就是春夏之交時所生的瘴氣嗎?朱慈煊頓時恍然。
自己以前當兵的時候,到十萬大山中拉練,部隊的軍醫專門講解過。
南方多瘴,瘴氣其實就是山林惡濁之氣,發於春末,斂於秋末。各路的瘴氣大多都是清明節後發生,霜降後消失。
按發病季節分,春天叫作青草瘴,夏天叫作黃梅瘴,秋天叫作新禾瘴,冬天叫作黃茅瘴。按症狀及性質分為冷瘴、熱瘴、啞瘴等。依植物命名的桂花瘴、菊花瘴,依動物命名的有蚺蛇瘴、孔雀瘴、蚯蚓瘴、鴨蟲瘴、黃蜂瘴等,還有瘴田、蒙沙、水瘴等。
多瘴的地方,它那個山嶺差不多是純石疊成,一無樹木,雨淋日炙,溼熱重蒸,加以毒蛇、毒物的痰涎、矢糞,灑布其間,所以那河流溪水不是綠的,就是紅的,或是腥穢逼人的,這種都是釀成瘴氣之原因。
空氣新潔,瘴氣自然而然就不會而生了。
按照中醫的說法,瘴氣是熱帶原始森林裡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是中國南方山林荒野特有的病邪之統稱,包括瘧邪等。
真要問其詳細組成的話恐怕誰也沒法兒說清,由於是動植物腐爛產生的,一般這玩意屬於混合物,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硫,氨氣,一氧化二氟,硫化氫,氯氣,跟部分稀有氣體和氰化物,其中還含有濃度很高的致病菌等微生物病毒。
主要還是古代的人對瘴氣的認識非常有限,實際的致病的瘴氣大多是由蚊子群飛造成的。
大量帶有惡性瘧原蟲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飛行,遠遠的看就像一團黑沉沉的氣體。人畜被它們叮咬過之後,便會感染惡性瘧疾。
我們在電影中常常看到森林裡烏煙瘴氣過後,人就倒下了,實際上瘴氣就是蚊蟲群飛而成的,而這些蚊子能傳播惡性瘧疾。國人稱瘧疾為瘴氣,在義大利語當中,瘧疾叫“陰風”,可謂如出一轍。
我國西雙版納有幾句民謠:“十人到勐臘,九人難回家;要到車佛南,買好棺材板;要到菩薩壩,先把老婆嫁”非常生動地描述了瘧疾對人類的危害。
朱慈煊也不跟沐忠亮解釋這些,解釋了,他也不一定能聽懂。所以朱慈煊裝作明白了的樣子點點頭。
等大部隊渡過怒江,李定國和沐天波等人讓大軍吃些東西,休息片刻,二刻鐘後,大軍繼續朝大理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