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東海迷蹤> 第二章 滿洲風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滿洲風雲

祖父1921年出生在富城峪村,當時東北被奉系軍閥控制,遼寧省還叫奉天省。他十歲的時候,倭寇侵略中國東北,並扶持溥儀為執政、皇帝,在東北全境(除旅順,俄佔)建立了傀儡政府“滿洲國”,現稱“偽滿洲國”。

“七•七”事變後,日政府和關東軍大力推行偽滿戰時經濟體制,企圖將東北作為其侵略中國的“能源心臟”。在關東軍的支援下,滿鐵和滿業(日產改組)控制了東北地區所有的交通和礦產。

十六七歲的時候,他在“本溪湖煤鐵公司”下屬“田師付煤場”當一名挖煤工人,據他所講,五個工人一節車皮,一天最少有十節車皮出場,最多的時候有二十四五節,按一節四十噸來算,僅這一個小煤場每天就有五六百噸的煤炭被偷走。

東北礦產資源無數,日佔時期用作支援侵略活動以及作為戰略儲備運回其本土的礦產更是天文數字。

不過當時的普通老百姓也不想那麼多,偽滿州國建立前期,關東軍糾集一眾漢奸狗腿,利用早已被其控制的通訊網路,對東北人們進行大肆洗腦宣傳,鼓吹“王道政治”、“日滿同心”。而且偽滿前期,雖然中國工人的待遇相比倭寇、朝國人來說要低得多,但除去民族大義,礦業工人家庭一般生活的還可以。

這種情況在幾年後完全改變。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帝國主義在我國南方的侵略活動也受到阻礙。戰勢全線吃緊,日法西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卸下“民族友好”的面具,露出醜陋的爪牙,其控制下的偽滿“協和會”開始強迫青壯年勞力以“勤勞奉公”的名義無償為日滿礦企和軍工服務。

1942年初,田師付煤場等幾個礦場從本溪湖公司分離出來,成為“戰略資源礦”,礦產專門開採出來,和其他木材等資源一起,經安東和旅順,轉移到倭寇本土。這些“戰略資源礦”由關東軍直接管理,因此,工人的工作環境變得十分惡劣,工作強度也大大增加,甚至經常出現連續幾天都回不了家的情況。

強壓之下,必有反抗。即便在那個渾渾噩噩的年代,老百姓當中也不乏思想進步之人,他便是其中之一。因為我的他的二哥,也就是我的二爺爺曾從事地下工作,所以他聽說許多這些倭寇在東北和關內的惡行,對這些倭寇深惡痛絕。

當時關東軍精銳都被抽調到南方戰場和太平洋戰場,所以駐紮在這煤場只有一個不滿編的小隊,四十多人,下屬四個分隊,三個分隊日常巡邏“田—小”線,另一個分隊常駐煤場。小隊長是一個叫本多喜三郎的獨眼龍,脾氣暴躁,整日酗酒,平日對下屬也是惡語相向,拳打腳踢,不得人心,所以工人們決定先拿他開刀。

這獨眼龍每天下午三點鐘會下到煤洞裡巡查一番,然後再回到老巢繼續喝酒睡覺,在外巡邏的鬼子下午五點多會返回煤場營地,工人計劃在大部隊回來之前悄,無聲息地把本多幹掉,屍體藏在那煤堆裡頭,然後按部就班地下工回家,全當無事發生。

祖父說,當時的方案是極不成熟的,他們只為了洩一時之憤,完全沒有考慮東窗事發將會帶來的嚴重後果。不過後來發生了一件奇幻的事,把這其中的漏洞給補上了。

那天本多在副手的陪同下,提著個酒瓶晃晃悠悠地進了井裡,核查人數,這是他每天的工作之一。那副手姓李,是個朝國二鬼子,仗著有倭寇撐腰,在中國人的地盤上耀武揚威,眾人早就看他不爽。

副手查了好幾遍,發現少兩個工人,這下他可慌了神,對著眼前這些工人大呼小叫,高聲質問,不過自然不會有人搭理這條狗腿。本多倒是淡定地很,慢慢把酒瓶子立在地上,掏出腰上的手槍來,從前到後緩緩踱著步,用那隻鷹眼仔細打量著每一個人。

祖父站在最後,見本多看過來,故意眼神躲閃,緊張地左搖右晃,好像站都站不穩一樣。本多察覺異常,將槍口抵在自己的太陽穴搔癢,突又上前一步,一把將祖父推到一邊,眯著一隻獨眼觀察他身後的一個大洞。

這大洞是工人們事先挖好的,直直向下,是兩個鬼子的葬身之地。

“李!闊一!(過來!)”本多這會也精神起來,死兩個中國工人沒什麼,但是這兩個人要是從地道跑了,那可是個大麻煩,這很可能是抗日武裝的滲透。

“嗨!”這二鬼子對中國人頤指氣使,面對自己的主子倒是聽話得很,連忙答應著,幾步小跑過來,點頭哈腰的樣子讓人十分不齒。

二人貓下腰,嘴裡嘰裡哇啦地不知道說些什麼,祖父看準時機,兩個大腳把兩個鬼子踹到那洞子裡。

本多喝了酒,身體不穩,“嘭”地就掉進那洞裡,一聲沒吭。倒是那二鬼子滑頭地很,用手扒著洞口,扭著身子還要往出爬,用腳踢都踢不下去,十分頑強,這讓工人們上了火。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位大哥怒極之下抄起鎬頭,掄圓了胳膊,猛地一砸,那鐵尖便從那後腦勺裡鑽了進去,又從左邊那眼窟窿鑽出來。這下人直接就死透了。

不過人死了,這鎬卻拔不出來,另一個大哥抄起了大錘,朝那死人頭上砸去。鎬頭掙脫出來,還帶著半片混合著花白腦漿的頭骨,那二鬼子也“撲通”一聲,落到那洞裡。

眾人將那煤洞填死,現場打掃乾淨,工具擺放整齊,尋回事先藏起來的兩個工友,大搖大擺地往井上面走去。工人們幹掉了兩個鬼子,彷彿打了一場大勝仗,心裡痛快得很。

豈料外面卻下起暴雨來,三個巡邏的小分隊提前回了煤場,這讓大夥傻了眼,如果事發,就不是他們這幾十個人挨槍子兒的問題了,恐怕這附近的老百姓都要遭殃,十年前平頂山上發生的慘案就是鮮活的例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