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德說道:“諸位大俠豪氣沖霄,助我鎮守襄陽,呂某人先行謝過了,郭大俠,這守城之事還是仰仗於你,城內軍馬如何調派本官概不過問,糧草軍械也隨你取用。”
“好,呂將軍信重郭某,郭某與眾豪傑也必不會令呂將軍失望。”
呂文德當場簽下軍令交到郭靖手中,也不再看城下耀武揚威的蒙古大軍,領著幾個副將就往城樓下走去。
半途中,一位參將忍不住說道:“城內如今不過五六萬大軍,只靠那幾千江湖人士,如何擋得住三十萬蒙古鐵騎,照我看,倒不如乘著蒙古人立寨未穩,率軍從南門出走,興許還有機會逃脫。”
呂文德停住腳步,回頭打量了眼那參將,厲聲喝道:“再敢胡說亂我軍心,必斬!”
然而瞭解這位安撫使的人都看得出,呂文德早已不是當年的呂文德,苦守襄陽十幾年,與蒙古人之間,大大小小的仗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呂文德從未像今天這般喪氣。
雖然以往兩軍交鋒之時,呂文德也會讓出一部分指揮權給郭靖,但城內的大小事物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這次他卻連督戰之權都沒有讓自己人擔當,徹底放權給了郭靖,也不知打的是什麼算盤。
次日黎明時分,蒙古大營鼓角雷鳴,數萬大軍齊出,同時攻向襄陽城東南西三門,幸好城頭上的宋兵身經百戰,守城的物資也準備充分,兩軍的第一輪交鋒,蒙古人丟下了三四千具屍體,宋軍這般只死傷了近千人。
郭靖巡視一圈,看到各處城樓隘口都沒有什麼損失,心中稍安,城下忽然傳來一陣陣山呼海嘯般的“萬歲”之聲。
他低頭看去,只見一支輕甲精兵緩緩而出,抵到了軍陣的最前沿。
郭靖在成吉思汗軍中待過,一眼就認出這是蒙古最精銳的怯薛軍,也是自成吉思汗之後歷代蒙古大汗的親衛軍。
果然,那數千怯薛軍之後,上千鐵甲騎兵拱衛著架極盡奢華的馬車駛到陣前,車上一名大漢彎弓搭箭,隔著近百丈的距離,一箭透入了城頭的石牆之中。
那大漢哈哈一笑,得意洋洋的仰頭喊道:“大汗有旨,有請郭靖郭大俠出來答話。”
郭靖知道對方找自己無非是為了勸降,與其讓他們在陣前胡說擾亂軍心,倒不如干脆一點。
“拿弓來。”郭靖一聲令下,當即就有人送上硬弓和箭筒,他二話不說,瞄準那馬車旁代表大汗的九旄大纛一箭射出,只聽一聲尖嘯劃過半空,大纛旗杆轟然傾倒,數千怯薛軍急忙掩護著馬車匆匆後撤。
“萬勝、大宋萬勝。”城上宋兵見狀,一個個放聲大呼,聲浪一陣高過一陣。
勸降不成,蒙古人立刻展開了第二波攻勢,六個萬人隊化整為零,分作數百個小隊抬著雲梯,同時向三面城牆發起猛攻。
宋軍居高臨下,又有雷石滾木、火油金湯相助,看似佔盡了上峰,可城牆上的面積狹小,幾萬大軍根本發揮不出全部實力,而蒙古人本就勇猛兇悍,又有大汗親自督戰,兩相對比之下,宋軍的優勢並不明顯。
這一戰從卯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未時,蒙古大軍輪番上陣,死傷暫且不論,攻城的氣勢一次高過一次,登上城頭計程車兵也一次比一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