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航哥僅僅直到這種程度,自己又如何對他這般心悅誠服!
果不其然,江航輕笑著繼續說道:“按照餘老師的說法,聽一首曲子,這就好比吃一道菜。
只要有味蕾,我們都可以吃出這道菜好不好吃。
但如果要分析它為什麼好吃、新增了什麼佐料、有什麼營養價值,則需要更多的經驗與知識積累才能做到。
音樂與吃菜一樣,我們在接觸它們的過程中,會經歷不同的階段,而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狀態。
我們可以選擇停留在覺得好吃的階段,也可以選擇繼續瞭解它所用的食材、具體的做法等等……”
江航這個簡而易懂的比喻讓眾人不由點頭,這麼說的確容易理解多了。
而評審席上的錢知軒卻眸光一閃,略帶深意地看著江航。
他總覺得這個叫韓江的男孩沒有那麼容易服軟。
其實就音樂作品而言,韓江的作品甚至還要超過餘成畫。
這樣的天縱之才怎麼可能在音樂領域輕而易舉地認輸呢!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印證了錢知軒的想法!
在經過了一大串的鋪墊之後,江航終於圖窮匕見。
他略帶冷意地看著餘成畫說道:“但問題的是……不會做菜的人難道就不可以評價菜品好不好吃麼?”
餘成畫猛然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目光灼灼地盯著江航!
此前的鋪墊類比順從……難道就是為了此時的反戈一擊麼?
這個叫韓江的男人,好深的心機!
而此時已經發起進攻的江航自然不會就此罷休!
“我認為音樂性這個詞彙乍一聽很專業,但其實很含糊的詞。”他冷笑著,越發氣盛。
“我認為,這是‘專業人士’對‘大眾審美’的一種無力對抗,一種可憐的‘優越性’的強調!
在前些年,儘管大眾審美是一直存在的,但卻因為訊息閉塞,一直屈從於所謂的專家,或者公知!
但在近些年,隨著大家大眾審美的不斷提升,也擾亂了原來以專家為首的衡量音樂優劣的評價體系!
於是音樂性就隨之而來了!
好,我們來分析一下‘音樂性’這個詞。
先不管它是什麼意思,它肯定是提供了一種衡量標準,而標準分兩種,主觀和客觀。
那我分析這裡的‘音樂性’是想建立一種‘客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