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 第兩百二十五章 頒發罪己詔,太子相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二十五章 頒發罪己詔,太子相邀 (2 / 3)

虛空之上,悟道老和尚腳踏佛蓮,飄在雲端,他端坐蓮花座上,乾瘦的臉上有些疑惑,這個疑惑,不僅是對於玄明真人,也有對於大周現如今的境況的疑惑。

四個元神修士而已,對於崑崙而言,遠達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誠然,他傳信佛魔兩派是為了對付南疆的魔頭,也是為了儲存崑崙的惡實力,但以此觀之,未免也有些太過兒戲了。

而且,即使少林遠處深山之中,他也知曉大周皇帝屠戮百姓,煉製人魔丹的訊息,只是,玄明居然只是給他們看了大周氣運的虛實,並未談及此事,到底有何目的?

難道真的顧忌普渡慈航才不聞不問?

種種心緒在他心中繚繞,如同亂麻一般。

······

大周,上京城。

神武帝甦醒之後,京城解除了警戒,朝局在太子和齊王的安撫下,也趨於穩定,不再像之前那樣紛亂。

只是,雖然表面上局勢穩定了,但暗地裡卻依舊是波瀾起伏,撲朔迷離,原本,太子和齊王雖然沒有合作,但兩人之間也有一定的默契,這段時間不動手,定要熬死老皇帝。

然而,雖然他們兩人消停了,但文臣們卻開始鬧起來了。

因為西北永寧城幾十萬百姓一夜之間盡數死絕,使得天下譁然,民心動盪,而其中的罪魁禍首正是當今的神武帝。

文武百官對此心知肚明,但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直斥老皇帝,更別說逼他退位,隱居幕後,畢竟,文臣們的權利來自於皇帝,他們手上沒有兵權,上奏摺只是給瞎子看罷了。

所以,即使他們知曉,也無一人敢站出來說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文臣們就對此忍氣吞聲,視而不見。

既然不能逼迫神武帝退位,那就上疏請陛下頒發罪己詔,幾十萬條百姓的性命,朝廷總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連士紳們都不和皇帝站在一條戰線上了,若老皇帝還是不做任何表示,恐怕真的會寒了天下人的心。

而且,只是一份罪己詔,並不會觸動陛下心中的敏感神經,也不會傷害到他的利益,既給了天下人一個交代,他們這些臣子也能得個心安,兩全其美之事,何樂而不為?

因此,短短時間內,朝野上下達成了共識,共同上疏請陛下頒發罪己詔。

起初,司禮監只是留中不發,但後來,朝臣們群情激奮,奏摺越來越多,甚至因為此事耽誤了政事的正常運轉,這才驚動了神武帝。

當然,老皇帝不是不知道,但他一直都在裝聾作啞,企圖冷處理此事,對於他而言,他向來把自己看做是中興之君,文功武治足以比肩上古之時的秦皇漢武,想讓他下罪己詔,這怎麼可能?

當他一連杖斃了數位大臣而群臣絲毫不退的時候,他依然堅持,然而,就在百官群情激奮,為此耽誤政事運轉的時候,南方發生叛亂,數個州縣一夜之間紛紛改換門庭,數位草蟒揭竿而起,朝野震盪。

這下子,他再也撐不住,不得不按照群臣所求,下達了罪己詔。

詔書內容大意是:朕疏忽政事,不修兵戈,這才使得妖邪作亂,令幾十萬百姓喪生,朕心甚痛,願在太廟為諸位百姓祈福云云。

罪己詔一經頒發,群臣終於放鬆下來,不再糾結此事,現在給了天下人一個交代,而他們也將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青史留名,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歡喜。

只是,這次的勸諫也讓太子李賢與齊王李念看到了契機,動搖老皇帝統治帝位的契機。這次的群臣上奏,本就是他們在其中推波助瀾,穿針引線,否則,百官也不會如此堅持。而且,經此一役,老皇帝威勢大減,所謂的帝黨也只剩下一些老臣勳貴,遠遠比不上太子和齊王黨。

但是落在蘇銘眼裡,他們這場大戲演的是相當的精彩,當然,效果也很不錯,罪己詔頒發之後,大周的氣運凝聚了不少,氣運神龍也恢復了不少生氣。

顯然,鄉紳們對此心知肚明,不以為然,但底層的百姓卻是實實在在的信了朝廷的話,所以,一些消散的民心重新凝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