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晴空萬里,沒有一片雲彩,又是一個大好的晴天。只可惜,這樣的晴天,讓青州百姓深恨無比,整整七個月,沒有下一滴雨,他們太渴望下雨了。
祈雨祭壇上,齊王李念身著蟒袍,頭戴玉冠立站在上面。
蘇銘身著月白僧衣,端坐在蒲團上,整個祭壇,就只有他和齊王兩人。
臺下,郡守唐明照帶著青州官員三跪九叩,而此刻,寧安城外黑壓壓的跪了一片百姓,隨後開始念祈雨禱文。
已經求過很多次雨了,流程已經輕車熟路,只是這一次,主祭者乃是齊王。
隨著吉時到來,李念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祈雨祭文開始唸了起來,一篇祈雨文寫的言辭誠懇,情深意切,蘇銘覺得如果自己是上天,衝著這篇祭文,怎麼也得施捨一場大雨下來。
只可惜,現在天地大變,天庭和地府都出了問題,那些神靈好似都消失了一樣。
無論修道者怎麼召喚,都得不到任何回應。
因此,祈雨之術才會失效。
宏亮的聲音在祭壇上傳蕩,落到每個人的耳中,所有人都屏氣凝神,開始緊張起來,這一刻,無論是鄉紳,還是平頭老百姓,都極為渴望一場大雨。
因為再不下雨,青州就完了!
當齊王念祭文的那一刻,蘇銘閉上雙眼,靜心凝神,念頭沉入識海,神魂瞬間離體,朝著東方飛去。
要在青州本地求雨,那是不可能的。
蘇銘發現,不知道怎麼回事,青州之地,太陽蒸發的水汽一升空,彷彿憑空消失了一樣,沒有足夠的水汽,根本無法求雨。
此事極為詭異,他也想過是有人在暗中搞鬼,但他怎麼查,也找不到有人動手的痕跡。
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是有大修士使用呼風喚雨之法也無濟於事,沒有下雨的基礎,總不可能憑空變出水吧?
而且,之前,他們也不是沒有動用過法寶搬運水源,只可惜,那些水,面對偌大的青州,就算是降下去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精神固然可貴,可那些青州百姓卻是等不了那麼久。
所以,蘇銘選擇了另闢蹊徑,沒有水源,那就找水。那些人不行,是因為修為不夠,境界不足,不代表他蘇銘不行。
而青州之地,千里之外便是東海。
因此,蘇銘便是想要蒸發東海的海面,挪到青州來降雨,否則,其他地方哪有那麼多水足夠青州來降雨?
至於東海會怎麼樣,那就不是蘇銘該操心得了了。
一旦這次降雨成功,蘇銘將被整個青州的百姓稱頌傳唱,普渡慈航之名,將被世人銘記於心。
到時候,他又能收割一大片信仰,解封更多的氣運,甚至,得到天道功德也不是不可能。
等到收割一波氣運,他就有足夠的把握渡過天劫,成就元神。
這,才是蘇銘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