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州府城的權貴們在逃離之前其實安排了下人去糧倉放火的,畢竟府城裡的糧食不可能全部帶走,也帶不走那麼多,真的全部帶在路上的話,他們可能逃都逃不走,於是他們安排下人點把火燒掉,完全不想留給大漢軍隊。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只是橫州的那些權貴們自然不知道那些下人並沒有遵守他們的命令,對於那些下人來說,自己主子的命令本來應該百分百遵守的,但是既然主子們都逃走了,他們如果燒掉糧食的話,搞不好會被府城的老百姓群毆致死。
要知道糧食對於老百姓來說可是很重要的,橫州大部分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橫州世家門閥的佃戶,沒錯,整個橫州的老百姓幾乎都是他們的佃戶,很少有自耕農。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橫州平原是整個中原大陸最大的平原,更是中原大陸最大的產糧地,橫州的世家門閥對底層老百姓的盤剝也更加殘酷,就算幾百年北漢帝國剛立國有著大量的自耕農,只是經過了一百年後,整個橫州的自耕農就幾乎消失殆盡了,全部都變成了世家門閥的佃戶,這也是橫州老百姓最大的特色。
橫州的大部分老百姓雖然一年到頭都要辛苦勞作,但是他們對自己耕種的糧食完全沒有自主權,最多就是世家門閥主人家給點口糧給他們,讓他們不至於餓死,畢竟這些老百姓都是他們的佃戶,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家的財產出現太大的損傷。
當然,橫州的老百姓也沒有能力反抗,幾百年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也沒有反抗的心思,如果大漢軍隊不出現的話,他們幾乎就沒有嘗試過吃飽肚子的滋味到底是什麼。
開倉放糧,大量的老百姓分到了糧食,這是大漢官府派出的官吏按照慣例給出的管理方法,至於分田等重大事情自然需要大漢軍隊佔領整個橫州後才會實行的。
許三石跟隨著大部隊進入府城修整,只不過在軍營裡休息了一個時辰,然後吃了頓豐盛的午餐,接著就又跟隨著大部隊離開了府城,至於府城的城防自然分出了一部分的軍隊去管理,其他行政管理就不關大漢軍隊的事情了,畢竟軍政分離是最基本的原則問題,就算行政部門出現再多的問題也不是大漢軍方可以插手的。
其實接下來對橫州的其他地方佔領,對於大漢軍隊來說就是橫推方式,根本就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作亂最多的竟然還是那些江湖武林門派,這些武林門派人士也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竟然想要趁火打劫,有些甚至直接去佔領了城池。
大漢軍隊對於這些作亂之人自然不會手下留情,很多江湖門派就被大漢軍隊滅門了,當然,他們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許三石心裡還很奇怪這些江湖武林人士難道沒有腦子的嗎?其實他不知道的是,鳥為食亡,人為財亡實在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很多人只能看到眼前利益,至於長遠的利益很少有人會考慮周全的,而且很多江湖門派本身背後的靠山就是那些世家門閥,這些江湖武林門派作亂也都是世家門閥在背後慫恿的結果。
對於那些世家門閥來說,他們自然不希望大漢軍隊太過順利佔領整個橫州,不管怎麼說也要給大漢軍隊找點麻煩,反正他們已經算是放棄了橫州,也算是放棄了自己家族幾百年的基業,要說他們對大漢王國的恨意那是極大的,如果不是實在打不過大漢軍隊的話,他們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放棄了抵抗。
大漢軍隊雖然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但是很多士兵直接變成了流寇,或者那些作亂的江湖門派,這些人還是需要的大漢軍隊花費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去清剿乾淨。
……
宮平自從背叛了原北漢的兩位最尊貴的女人投靠東齊帝國後,他就被齊皇林飈從東州調回神都,只是在兵部擔任一個閒職,相當於把他原來的兵權剝奪了。
要知道原來宮平可是原北漢禁衛軍統領,就算是跟隨小朝廷到達東州後,他也是東州王的城衛軍統領和東州王府的護衛統領,原皇室的兵權幾乎就被他一個人掌控著,原北漢皇室的太皇太后更是跟他有著私情,太皇太后也對他信任有加,但是就算是這麼信任他,他還是背叛了原北漢皇室的太皇太后。
這樣的背棄舊主的名聲,讓宮平在整個天下都變得臭不可聞了,齊皇自然不會看重這樣背叛舊主之輩,所以只是給了他一個兵部閒職罷了,這也讓宮平心裡後悔自己的背叛行為,在他看來,他如果不背叛太皇太后的話,他跟隨對方到達遼州,可能在大漢王國的待遇會變得比較好吧,也不至於成為一個兵部的閒職罷了。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已經是背主之輩,原太皇太后也不可能再次接受自己的投靠,宮平都想去直接投靠大漢王國了,只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大漢王國也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投靠,而且大部分的原北漢皇室都遷移到大漢王國了,他這個背叛原北漢皇室之人在大漢王國根本就不可能混得開的。
要知道大漢王國的王妃李雲瀾可是真正的原北漢皇室,雖然對方未必就喜歡這層皇室身份,但是李雲瀾也不可否認自己身上的原北漢皇室身份,她也不可能喜歡自己這個背叛原北漢皇室的禁衛軍統領,宮平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