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人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過大家的意見都是統一要打,遼州現在各方面發展都迅猛得很,不管是人口還是糧食儲備,還有錢財方面,軍隊的訓練方面都已經做好了大戰的準備,可以說經過差不多一年半的發展,整個遼州完全可以發動起一次大戰。
而且遼州的民眾也不畏懼戰爭,倒不如說他們渴望戰爭,遼州軍裡面那些士兵可是他們的親人,遼州軍計程車兵們只要立功的話,就會得到獎賞,不管是錢財還是官職,當然,大部分的民眾最渴望的還是軍功田,對於老百姓來說,土地才是最根本的保證,只要有了土地,那麼他們就會為了保護土地而拼命,為了增加自己家裡的土地,就算是再溫馴的民眾也絕對不畏懼戰爭。
遼州有報社,相當於有了一個宣傳部門,葉桓自然對治下的民眾想法很是瞭解,他也知道民眾想要什麼,既然上層統一了思想,而下層又不畏懼戰爭,遼州也需要擴大地盤了,只有地盤多了,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才能接受更多的難民,這樣遼州集團才會變得更加強大。
說完了對外戰爭問題,葉桓還提了一個問題:“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皇帝李劍派了使者團來遼州,使者團還在路上,不過皇帝的旨意是想封本侯為遼王,你們說本侯應該接受嗎?”
在場的眾人聽到葉桓的話,一些人眼睛頓時亮了,如果葉桓成為遼王的話,那麼他們也會跟著受益,最起碼可以被葉桓這個遼王封爵了,特別是對一些寒門出身的官員來說,貴族以前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葛院長說一下你的看法吧!”
看見沒有人開口,葉桓直接點名讓葛明志說一下自己的意見。
葛明志對葉桓讓自己先開口,他一點都不意外,這是因為昨晚他們倆就已經私下裡交流過意見了,主要是剛到遼州時,葉桓提出的九字方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葛明志是極度認同的,現在朝廷來這樣一個封王旨意,葉桓自然需要跟自己手下頭號謀士葛明志商議才行,兩人都認為現在最適合稱王的時候,更不用說,朝廷下達的旨意對遼州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好處就是葉桓不用揹負叛徒之名,沒有私自建國稱王,至於壞處就是遼州名義上成為了北漢帝國的諸侯王。
當然,只要未來實力到了,諸侯王也是可以進京當皇帝的,葉桓並不是很在乎這些名義上的東西,一切名聲都要讓渡於實力,只要實力大到可以統一整個天下,那麼到時自己就是代表著大義。
“主公,屬下認為我們應該接受朝廷的旨意,畢竟其他勢力已經開始建國稱王了,如果我們落後的話,在整個天下人眼裡就會低人一等,這樣不利於我們招攬人才,只有跟他們處在統一等級的位置上,對我們才是最有利的,所以屬下認為主公到了稱王的時候了,朝廷下達的旨意也正是時候。”
葛明志的一番話讓在場的眾人都開始興奮了起來,他們都認為葛明志說的很對,成為貴族,封妻廕子,很少有人可以拒絕這個的?人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自己子孫後代可以活得更加瀟灑一點嗎?在這個世界裡只有成為了貴族才是人上人,他們加入遼州集團,與其說為了葉桓的遠大理想奮鬥,倒不如說葉桓的這個遠大理想也是他們實現自身價值,並且可以讓自己和家族得到天大的回報,大家利益一致,才能朝著最終目標前進。
對於手下們的渴望,葉桓並感到生氣,如果自己的手下有人沒有這個渴望的話,他可能才會生氣和警惕,一個人連封妻廕子都能拒絕和忍受,他到底想得到什麼就值得深思了。
“嗯,本侯看到你們的表情就知道你們的想法了,看來大家的意見還是很統一啊,既然大家都贊同的話,那麼就等朝廷的使者到來後就接受朝廷的旨意吧,不過一些工作還是可以做好準備了,這個就要麻煩禮部的劉主管了。”
剛過天命之年的儒學大家劉兵表情很是興奮,他以前雖然是儒學大家,但是對那些世家門閥來說就是個小人物,自從加入遼州集團後,他現在不僅身居高位,以前的那些世家門閥大部分都不存在了,而且現在竟然還可以主持主公的建國稱王大典,他又怎麼可能不興奮呢?
“喏!主公放心,屬下定會竭盡全力做好準備工作的!”
“嗯,你做事我放心!”
接下來葉桓又跟手下們商量了一下出兵之事,本來這次對草原出兵葉桓想要親自帶領大軍去把柔族掃平的,只是自己的妻子李雲瀾已經到了臨產日期,雖然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但是在古代生孩子女人就是過鬼門關一樣,葉桓不放心,他相信自己在場的話,妻子生孩子就算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他也有辦法化危為安。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