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距離木葉十多公里之外的一處名為“幽溪小徑”的地方。
這裡當然也屬於木葉的範圍,周圍也有著零星的居落,但這個位置已經算是鮮有人至了,周圍更多的是木葉用於各種目的的各種大型訓練場。
幽溪小徑是一處長度超過三公里,平均深度兩百米,最窄處只有五米的裂隙,因為狹窄背光、底部有溪流透過、源頭還有一條瀑布,所以這裡顯得格外陰涼潮溼。
此時羽原正待在谷底的某個地方,他的身前擺著一堆篝火,右手側放著一堆行李。
雖然羽原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的實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急功近利,相反的是他無比清楚“基礎”的重要性,所以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學會以更徹底、更流暢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查克拉。
具體的訓練方法是憑雙手攀上眼前的絕壁。
裂隙兩側的崖壁可謂是又溼又滑、近乎垂直的陡峭,但更大的難點在於不同位置的溼滑程度又不一樣,因此如果要在這種地方攀行的話,那幾乎每一步都必須調整查克拉的輸出量。
忍者的身體素質不同於常人,所以羽原設定了一個比較誇張的合格時間……30秒,如果他能在30秒之內爬到頂部的話,那就意味著他完成了這個訓練。
用冰涼的溪水洗了把臉之後,羽原決定開始訓練。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如果不追求速度慢慢爬的話,那麼爬上崖頂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但事情好像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長滿了各種苔蘚的巖壁真的很難被抓住。
如果使用過量溢位查克拉的方式進行抓握的話,那這個訓練的難度就沒有那麼大,可這等於捨棄了訓練的本來意義……在適當的情況下輸出適當的查克拉,這才是訓練的目的。
羽原像個壁虎一樣往上爬了十多米,隨後突然一個沒抓穩,整個人就那麼跌進了下面的溪流之中……好吧,這形容有點太抬舉他了。
他的表現遠不如一隻壁虎。
冰涼的溪水浸透了羽原的全身,他猛地打了個機靈,然後開始碎碎念起來:“我算是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在這裡生一堆火了。”
他將溼透了的外衣脫下來放在火堆旁邊烘烤,又用力擰出了貼身衣物中的水分,然後……訓練繼續。
老實說,這種訓練給人的感覺很不好,因為他每動一下就要摸一手黏黏糊糊的東西。
大半天時間過後,羽原身上的查克拉消耗了個七七八八,於是他只能暫時停下來休息。他先是吃了點東西補充能量,接著掏出了忍者學校小學教材開始努力學習……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勞逸結合了。
順便說一句,羽原的這份教材並不是從忍具店裡買來的,人家壓根就不賣這東西,他是從諫冬那裡借來的書,畢竟諫冬是木葉忍者學校出身的正統木葉忍者。
同時,目前羽原身處的訓練位置也是從諫冬那裡打聽來的。
事實證明小學教材還是有用的,看過了之後,羽原起碼能把“印”記下來了。
就這樣爬山讀書休息交替進行,到第一天結束的時候,羽原堪堪爬到了三十米往上的高度。等夜色降臨,他也沒有返回木葉,反而在簡單地收拾了一下之後,直接就睡在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