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八四年,二月,即漢靈帝中平元年。
涿郡,涿縣郊外,劉園。
牆內牆外,桃花開的正豔。全然不顧殘冬的積雪和嚴寒。好像春天提前到來一樣。
人們傳說,劉園是大賢隱居之地,才會有不凡的景色。也因為不凡的景色,吸引大量好事之徒。
除了欣賞桃林景色之外,人們更希望有機會與劉園的主人見上一面,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看看是什麼樣的大賢配在這裡居住。
有的人如願以償,當然更多的人失望而歸。
讓人奇怪的是,劉園主人所選的人各有不同。
其中當然有名士,也有官。除此之外也有普通士人,甚至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
這讓人完全猜不出劉園主人的心思。也完全猜不出劉園主人請客的標準。
有人心思虔誠,為了見他一面提前焚香沐浴,茹素,帶著貴重禮品登門拜訪,卻被拒之門外。也有人本沒有心思來,卻被他派人請去好好招待,賓主盡歡。
時間長了,人們都知道劉園主人的怪癖。他想要見的人無論如何都要見上一面。不想見的人,無論你怎麼開口都不會見。這樣一來,劉園周圍觀景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聚在劉園門口,想要和他見面的人卻少了。
當然,也有例外。
這位老者就是。
他看起來有五十多歲,身材高大,面容肅穆。披著皂色的麻布袍子,用檜木簪挽著的頭髮,略顯蓬亂。從袖口深處的一雙手骨節粗大,佈滿了老繭。腳上穿著一雙麻鞋,用革帶束腰。
任憑是誰,都無法將他與信徒弟子遍佈天下,被人尊為大賢良師的張角聯絡在一起。
但那份氣勢,容貌,深邃有神的雙眼,筆直得好像雲杉的身形,卻讓任何人都能在第一時間明白,他就是太平道教主,大賢良師。他就是張角。
這是他第四次來劉園了。
第一次,他是被劉園主人主動請來做客。在劉園住了整整十天這才離開。
第二,第三次,他來時候,劉園主人大開中門,親自將他迎進去。
而這一次。大門緊閉,悄無聲息。
大賢良師,就在劉園門口站著,站了三天。不眠不休,不飲不食。
“老師……”
在他身旁,與他打扮類似的中年漢子張了張嘴,終於還是忍不住。
作為弟子,他與張角一樣在門口一站三天。儘管比張角小了二十歲,這位太平道的神上使,張角的大弟子馬元義還是忍不住開了口:“我們——”
在他要說話之前,張角擺了擺手,然後嘆了口氣:
“我原本是想等他像之前那樣,主動開門迎我進去的。現在看來,是等不到了。”
聽老師這麼說,馬元義面色一紅,還想再說什麼,卻又被張角打斷了:“不怪你,不怪你。你能在這裡,陪我站三天三夜才開口,夠了。你的師兄師弟們,沒一個能比得上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