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沉寂的飛鳥巷,這幾日忽然熱鬧了起來。
巷子裡新來了個教書先生,想要在那處早已荒廢的飛鳥齋,重新開一間私塾。
那個年輕的教書先生看著倒是像個有學問的讀書人,至於花些錢送自家孩子進私塾讀書,他們倒是沒這個念想,畢竟誰家裡也沒有閒錢。
早年他們倒是也對將孩子送入私塾讀書有些期待,誰也不願意自家孩子一輩子只在泥濘裡摸爬滾打。可換來的是一次次的失望,當年吳先生的舊事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加上這麼多年來,飛鳥巷裡也不曾出過什麼有出息的讀書人,他們自然也就不抱著什麼靠讀書一朝富貴的美夢,還是老老實實守住自家這幾畝薄田要來的安穩些。
今日朝清秋起了個大早,帶著林任和王峰在那間舊私塾那邊打掃。
王峰手上幹活不慢,可嘴裡還是不斷抱怨,“朝大哥,要我看,你這就是白費力氣,咱們這沒人會送孩子來上私塾的。這麼些年,光我見過的灰頭土臉,狼狽而走的讀書人,沒有十個也有八個。”
林任也是小聲道:“朝大哥,小峰雖然說的話不中聽,可話糙理不糙,咱們這東南不比別的地方,對讀書這事其實不大看的上。”
朝清秋正站在梯子上,抬手摘下了門上的那張飛鳥齋舊牌匾。
他回頭笑道:“旁人都做不成的事卻被我做成了,這樣才能顯露出我的手段不是。”
王峰低聲道:“小任,你看朝大哥這說大話的樣子是不是和我平時一樣?原來讀書人說起大話來和咱們也一樣。”
朝清秋已經走下梯子,一巴掌打在他脖子上,“好了,你們打掃下屋裡,我去重新定做一塊牌匾。”
王峰自告奮勇,“朝大哥,我帶你去。”
……
鎮裡有家多寶齋,據王峰所說,是個祖傳的家業。
而這當中的奇詭故事甚至都可以當做江湖上的一本絕妙畫本。
據說,當年最早開設多寶齋的宋家老祖,並不是東南的本地人,而是一個躲避北方戰亂,隻身過河的北人。
那時還是年輕人的宋家老祖過江之後飢寒交迫,走到了這裡便再也走不動了,差點凍死在路邊在一個雪夜裡。
多虧碰到了馮家的馮小姐,這個馮小姐的父親就是當年那代多寶齋的當家人,只不過當時多寶齋還不叫多寶齋,叫做萬寶堂,專做些買賣綢緞,玉器之事。
馮姑娘許是看他可憐,許是看他俊俏,也不知到底是啥原因,反正最後給這個宋家老祖安置了住處,悉心照顧。
一來二去嘛,自然就有了感情。
接著就是那些江湖演義上熟悉的橋段,馮家家主自然不會同意自己的獨女跟著這麼一個來歷不明又一文不值的窮書生。暗處各種使手段想要拆散兩人。
不想那馮家小姐也是個剛烈性子,揚言要是不同意他們的婚事就要跟著宋家老祖離家出走。
馮家主沒辦法,只能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入贅而來,宋老祖那些年的日子自然是不好過。
不過這宋老祖到底是江湖演義裡的主角命,他入贅到馮家後沒幾年,馮家就被人暗中下了絆子,馮家家主被人誣陷進了牢房。
是他這個平日裡被人看不起的贅婿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不僅洗清了馮家的嫌疑,還步步設計,最終吞掉了對手 。
經此一事,馮家主也沒了心氣,將齋裡的事務都交給了宋家老祖打理,後來這個宋家老祖更是將萬寶堂改名多寶齋,一直沿用至今。
王峰說的口若懸河,好像當年這些事都是當他親眼所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