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一軍駐此關,百萬之眾也破不得。
許望四處環顧,“朝大哥,咱們接下來如何?”
朝清秋笑道:“既然來了此關,自然是要好好看看,不然豈不是白來一遭,咱們就各憑喜好,自去玩耍。”
幾人聽聞此言也是點了點頭,畢竟函谷關內名勝眾多,他們也各自有想去之地。
……
關內東南有處高臺。
叫做雞鳴臺。
相傳當年曾有門客在此學雞而鳴,助得自家公子脫困而出,而他家公子就是那個座上客長滿,樽中酒不空的孟嘗公子。
當時草莽人,也帶英雄氣。
閒坐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那是一個信義為重,一諾輕生死的年代。
那些年的江湖,格外有趣。
來時路上沈知遠自然也聽過朝清秋的刀劍之論。
劍客孤獨,可他卻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沈知遠閉目而立,腰間長劍震顫不止,最後自腰間躍然而出。
他伸手握住長劍橫在身前。
每個劍客都有自己的道,而他的劍便是守護。
“沒有人能夠越過我的劍圍。”
……
函谷關東城門處,有一座太初宮。
殿脊和山牆簷邊上塑有麒麟、獅、虎、雞、狗等珍禽異獸,神形兼備。殿頂飛樑縱橫,椽檁參差,雖然屋架複雜,但卻自成規矩。
釋空站在太初宮前,猶豫不定。
相傳當年此處是老子做《道德經》之地,而佛道,自來都是隱隱不兩立。
一個老道剛好從太初宮裡出來,他自然也是發現了這個有些意思的小和尚。
太初宮雖然算不上什麼名觀,可也算的上是道家的一個聖地,平日裡那些修佛之人也都自覺的不敢來此,免得討個沒趣。
老道人持著手中的掃帚,笑眯眯的問道:“小和尚,想要進去看看。”
釋空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卻又馬上搖了搖頭。他覺得自己有些對不起佛祖。
老道人一撇嘴,將手中掃帚拋給釋空,“修行之人,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心有掛礙,如何修行。”
釋空順手接過掃帚,“可小僧是佛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