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位於太樓山北面,兩座大山間隔著一座廣靜城遙遙相望。
這一日定軍山中一位銀甲將軍手持長槍縱馬立於絕崖之上,遙望那太樓山。年輕將軍二十出頭的年紀,五官還未脫去少年的稚氣,眉宇間卻已有這中原軍中少見的殺伐之氣。在其身側有一位副將陪同,年輕將軍手握韁繩,在風急的高處足足佇立了半個時辰之久。
林思柳早在兩日前便領軍來到這定軍山中,此番南下交州疾行千里,林思柳僅領兵四千,當下除了調出的一千人馬之外,其餘三千兵馬盡數藏於定軍山中。
年輕銀甲將軍不善言辭,說話簡明扼要:“事情辦得怎樣?”
那位陪同在一旁的副將抱拳道:“趙副將昨日已經帶人前去那太樓山腳伐木取道,明日即還。”
年輕將軍沒再說話,只是靜靜看著那太樓山,目光敏銳地掃視過那山上各處。
半晌後林思柳突然問道:“太樓山上多少人馬?”
那位副將回道:“一萬二千人。”
說罷那位副將思索了片刻,又補充道:“為首的將領名叫黃角,先前是這交州濮常城的城牧。年前被南平王派兵鎮壓到這太樓山上。據說此人是那前朝大梁舊臣,極為殘暴,曾在棄城而逃之時下屠城之令,令人髮指。”
林思柳面不改色,一言不發轉身走向軍營。
路上那位副將猶豫了片刻後說道:“林將軍,末將有一事不明。”
林思柳側過臉,卻沒有說話。
那位副將繼續說道:“我們既然已經來到這廣靜城外,為何不進城接應晉王殿下,而是屯兵在這定軍山上,莫非是等著這黃角叛軍攻城不成?”
見林思柳沒有開口之意,這位副將神色略顯驚慌接著說道:“太樓山南面絕崖,三面臨城,東西兩面陵陽安陽兩城皆有馳援,重兵把守,想必黃角要想脫困唯有從這廣靜城突圍。廣靜城城中守軍不過兩千人,若是黃角執意攻城一日即可破城而入,將軍不得不早做打算啊。”
林思柳語氣波瀾不驚道:“殿下不會走的。”
那位年輕副將愣了一下,隨即又問道:“這是為何?”
“他如何走?”
林思柳望著遠方說道。
“他是廣靜城最後的依仗。”
……
這一日,瘦骨嶙峋的布衣儒生孤身一人走入太樓山中,手中握著那象徵大漢王朝八大藩王身份的九龍璧,在那叛軍營寨前朗聲道:“大漢晉王劉暉,攜廣靜城城牧趙生平親筆手書,前來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