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劍衣行> 第一卷 天下潮 第三十七章 君子行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天下潮 第三十七章 君子行正 (2 / 2)

二人走在魁星樓旁的湖邊,殷峰隨意撒下一些魚食,卻沒有見到春夏那般萬鯉朝天的盛景。

“聽說文先生安排周全出城了?”

“是的。”

“晉王一事有了眉目?”

“嗯。”

“子安在交州有難?”

“殿下說笑了,當今天下還有能傷的了世子殿下的人嗎?”

殷峰搖了搖頭道:“需知山外有山更可比天高,那小子一身的本事放在這江湖裡,也就撲騰兩下,卻是半個浪花也是翻不起來。”

“殿下這麼不看好子安?”

殷峰沉默了片刻,繼而說道:“子安啊,要是他知曉這山外青山樓外樓的道理,我也就不操這份心了。這當今天下能殺他的人恐怕不過一手之數,那也是在他曉得審時度勢的情況下。這小子本事不小,就是風頭太甚。少年心性,非得碰幾次壁才知曉這些個江湖上的人情世故,肉體凡胎,就算是那風凌閣閣主,能抵得住幾次江湖傳首,江湖就是那天京城的荷花池,千萬人都得在那龍鳳簷下俯首帖耳。子安啊,要是能夠再磨鍊幾年心性,放到這江湖上我也好安心幾分。”

文先生搖了搖頭道:“這事不是這般算計的,當今天下少的就是這份少年心性,要是個個都像朝野之上那幾個千年王八一般老謀深算,這個江湖才是一潭死水。只有多了那幾顆活子,一局棋才稱得上妙趣橫生,不然黑白二子皆由執棋人落定,這個天下局難免陷入俗套,結果如何更成了定式,局中人聽天由命,跟那無根浮萍有什麼區別。人生在世與天爭命,爭的什麼,不就是這少年心性。”

殷峰聽罷沒有說話,與文先生一同來到湖心亭中,在那亭中石桌上擺有一副黃梨茶具,二人分而坐定。殷峰吩咐下人拿來暖爐炭火,文先生提壺烹茶,倒是好一番賞心悅目的絕景。

“先生可有聽聞,前些日子那如日中天的當朝太后命應天學府的幾個博士祭酒自創一字交付史官寫進史冊,更名為龑,其意昭然,被朝中大臣好一頓彈劾。那諫官舌頭都給罵爛,最後還是宰相孫昉萬般規勸,才將此事打住。可這字創也創了,何時用上也只是早晚的事。”

文先生點頭道:“此事我也有所耳聞,可這天京城的鳳頭要爭那龍首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早在之前先帝駕崩之後就有賈太后朝堂之上垂簾聽政的說法,聽說有次朝會賈太后就科改一事毫無避諱的將那國子監宋祭酒大罵了一通,倒是句句在理,只是這太后當政一事已經板上釘釘,定是少不了一眾權臣的彈劾,可這當今天子是誰,是太后的親生兒子,想上達天聽,也不看看這中軸道上站著的是誰。當然這賈太后的日子也不好過,要不是那一人之下的相國孫昉還能在這朝堂上一言九鼎,她早被那幫國子監的學生一人一口唾沫淹死。當今這天京城你只要罵上一句賈太后的不是,那就是好官清官,這賈太后成了眾矢之的,倒是給了不少宵小之徒可乘之機,這朝堂之上魚龍混雜,各方勢力角力,都在看誰先犯渾。”

殷峰接過文先生手裡的茶,問道:“賈太后此舉意欲何為?”

文先生端起茶杯,搖了搖頭:“肅清朝堂?謀權篡位?不知不知。”

“謀權篡位”四個大字說出來,這青衣先生卻是面不改色,淡然飲茶。

殷峰繼續說道:“周全出泰安之前我吩咐他帶了兩樣東西去交州,先生猜下是何物?”

“劍匣和兵符。”

殷峰愣了一下,文先生見狀笑道:“信口胡謅的,王爺聽聽就是。反正天高皇帝遠,子安離那天京城千八百里,愛怎麼鬧騰怎麼鬧騰,不像那些個在太后眼皮子底下做事的王孫子弟,吐口痰都要琢磨琢磨地方。”

殷峰輕嘆一聲道:“文先生算無遺策,殷某人自是萬分佩服。當年本王入樓而來,如今子安出樓而去,皆在先生算計之下。殷某不才,只能幫襯著先生將這天下大局走完,至於走到哪步卻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了。還有哪些後手,先生可否透露一二?”

文先生笑道:“在下哪有那般通天之能,很多時候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這人怎能身前算盡死後事,王爺高看我了。”

殷峰沒有窮追不捨,只是看著這湖面,想起了一些前朝舊事,興致使然道:“先生國士風流,時運不濟做了亡國臣,何不隨那大梁皇帝一起投井了去,都說士子重名,先生難道將身家性命看得這般重要?”

青衣男子右手撐著下頜,神情慵懶,輕笑道:“王爺以為我不敢麼?”

殷峰說道:“大梁竊取了大漢二十年國運,是我們這些個前朝老人硬生生給續上的。八百年大漢,八百年……什麼天災人禍沒有經歷過來,不該亡在我們手裡。文先生深明書生道義,那時怎會一時昏聵去做了梁臣?”

“殿下此言差矣,八百年前的大漢,不也是竊了他國國運?梁王於我有知遇之恩,書生道義,知恩圖報自是銘記於心。只不過當年建陵城外一戰,在下已是鞠躬盡瘁。天命不濟,文某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豈敢有違天命。皆是王孫家天下,梁朝漢朝,對這天下百姓而言又有何區別呢?”

殷峰沉默,片刻之後,青衣男子繼續說道:“君子行正,立命萬民,才是讀書人的道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