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勳貴家族都是靠戰場上搶掠發家,也不習慣那種細水長流的發展模式。
比如榮府在遼東以及西北的大莊子,做的可都是壟斷生意,就跟搶錢似的。
有些事情一旦有了對比,那就真的說不清楚了。
到了此時,當今打壓開國勳貴集團的決心,一直都沒有動搖過。
按照賈蓉的說法,此時打壓開國勳貴集團,想要將部分軍權收攬的原因只是其一,估計最大的因素,還是柿子撿軟的捏。
沒錯,在賈蓉看來,此時的開國勳貴集團,在當今跟前就是軟柿子。
紅樓故事裡,榮府衰敗的時候,整個開國勳貴集團也都跟著一敗塗地。
不然,作為核心的兵部都易手了,還扯什麼影響力?
顯然,那時候當今已經將開國勳貴集團徹底幹翻。
我大清嘉慶時期不是有句話麼,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顯然當今幹翻開國勳貴集團,也是同一個道理。
許多在開國勳貴集團手裡,已經徹底沒有利用價值的資源,拿出來都是香餑餑。
就比如榮府在京郊的八大莊子,不值錢麼?
反正在榮府手裡基本沒多少賺頭,可單單八大田莊的價值,起碼就有數百萬兩之巨。
只是八大京郊田莊屬於祖產,榮府不是到了真的無以為繼的地步,是絕對不會輕易出售的,對名聲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結果,抄家之後就充公了。
和榮府同樣情況的開國勳貴家族,其實不在少數。
家生子盤根錯節帶來的危害,可不是說著玩的。
沒有震懾家生子的力量,那就只能睜隻眼閉隻眼,很明顯榮府賈母就是這麼個情況。
不然,家生子要是發狠的話,很容易叫府裡的大老們死得不明不白。
勳貴家族手裡掌握的部分資源,就這麼被家生子牢牢把持,根本就沒辦法輕易動彈,
結果,等家族完蛋後,誰也討不了好。
像是賴家這樣,早早就安排好了後路的家生子,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可就是如此,賴家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區區一個脫籍而出的小小縣令,怎麼可能保得住賴家的百萬家財,除非迅速抱上其他大腿。
可問題是,出了榮府的事情,誰還敢接納賴家?
除非,人家瞄準的就是賴家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