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林黛玉知曉,以寶玉表哥天真爛漫的性情,是做不出這等事情來的。
可惜,有些事情論跡不論心,不管寶玉表哥如何心思,反正他做了這樣的事情,在金陵四大家族高層眼裡,和背叛幾乎等同無異。
也就是忠順親王最近幾年表現得極為低調,若是和以往那般和金陵四大家族明著作對的話,寶玉表哥的處境就艱難了。
除了擔心寶玉表哥的處境之外,其他一切事情都比較順當。
林黛玉有七竅玲瓏心,怎麼可能感覺不到,寧府蓉哥兒的一些做法和心思?
她身在女學,比作為山長的母親,感受得更為明顯。
寧府蓉哥兒,之前的種種舉措,明顯就是在鍛鍊她和一干女學裡表現優異的同學。
像是規劃津門港的設計,還有田莊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學習,還有最近的省親別院建造,都是蓉哥兒有意為之。
林黛玉心中有十分清晰的感受,也和同學們私下裡猜測過。
不過,她對於蓉哥兒的舉動還是十分開心的。
還是那句話,這時代對於女子實在太過苛刻了。
就是家裡,父母都不會給她參與這些大事的機會,更別說還是負主要責任的那種。
她自認才華不輸於進士,可惜以當下的社會環境,根本就沒有發揮的餘地。
寧府蓉哥兒能給她和同學參與外頭事務的機會,已經十分難得了。
至於蓉哥兒具體的心思,其實她有所猜測。
看過《海外建國》的,她很容易猜測到,蓉哥兒應該是有這方面的心思。
可惜,林家沒有參與津門港那邊的海外貿易,不然怎麼可能一點資訊都不知曉?
好笑的是,寶姐姐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應該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了吧。
很明顯,蓉哥兒更看好寶姐姐的執行能力。
林黛玉倒也不嫉妒,以後有寶姐姐忙碌的時候。
她要做的,就和之前的差不多,在一旁當副手出謀劃策即可,這也符合她對自身的定位。
不要說林黛玉,就是三春和史湘雲,其實都是有想法的。
只是,她們知曉的資訊更少,根本就摸不著頭腦罷了。
能夠參與榮府建造省親別院一事,還是負責督造的成員,這樣的經歷對於她們來說,相當的難得。
只是,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之後,她們對於內宅的那些小糾紛小糾葛,一下子失去了興趣。
有時間的話,也不在花園裡吟詩作詞了,而是跑去女學和同學們共同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