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當今,都來了那麼點子興趣。
不要忘了,內務府早早就在津門港那邊,參合了一手。
這次前往探索倭國航線的海船上,自然有內務府的人存在,對於內裡的情況不說一清二楚,卻也知曉得比較詳細。
透過內務府渠道,當今瞭解到了船隊的收穫後,立馬就淡定不起來了。
十萬兩!
尼瑪,只是去了一趟倭國,竟然就賺了這麼多。
那要是多走幾趟,豈不是一年就能賺數百萬兩啊.
不要懷疑,當今的術數能力正常,沒有算錯。
船隊規模還有貨物,都是能夠增加的。
這次的探索船隊,因為主要目的是探索航線,所以攜帶的貨物數量和質量一般,就是如此都賺取了這麼驚人的利潤。
若是滿載貨物,而且都是大
乾這邊的精品,那利潤豈不是要徹底起飛?
當今心動了眼紅了,甚至還想要佔大頭,當然也只是想想,眼下根本沒可能。
開國勳貴集團不是軟柿子,不僅有財有勢,手裡還掌握了部分軍隊,當今可不敢逼迫太甚。
不過,在津門港設立市舶司,內閣應該會十分積極!
只是瞬間,當今便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缺德主意。
京中權貴也起了心思,只是想要搭上開國勳貴集團的船,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當然,他們還有其他選擇,津門港無法滲透進去,北方沿海還有不少適合建設港口的地方。
另外,就是透過和南方的海商聯合,一起出海發財了。
什麼,你說南方海商不願意帶他們玩?
呵呵,知道什麼叫做權勢逼人麼?
那些東南沿海大族不好對付,中小型號的海商,還敢炸刺不成?
聽聞,賈蓉這廝馬甲寫得《海外建國》,在東南沿海一代被禁了。
牛啊!
可這更加坐實了,東南沿海大族在海上貿易中,賺取了太過豐厚的利潤,不然區區一本而已,用得著太過重視麼?
說白了,此等行徑就跟「此地無銀三百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