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裡,豬腳的妻子兒女,還有父母親人如何感想,總之聽眾們的心情,卻是相當沉重的。
當然,也有心思敏銳之輩,隱約猜出了後續發展。
南明朝堂和地方,就像是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將裡頭的一切都包含在某種叫尋常百姓,難以忍受的規則內。
當時的北方又是戰亂連綿,若是想有一番作為,並且護佑一方百姓安危的話,顯然只有出海一途了。
就是當今此時捫心自問,若是遇到南明皇帝的處境,怕是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除非,能夠冒著生命危險破而後立。
至於去海外發展,根本連想都沒有想過,一旦離開就失去了正統性。
南明皇帝怎麼也能說一聲大明正統繼承人,可一旦出海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等回來的時候,怕是會被冠上一頂番邦之主的名頭。
至於豬腳的遭遇,當今心中毫無波瀾,沒有絲毫代入感。
甚至,若是豬腳頂不住壓力出海的話,他還會覺得豬腳不過如此,絕對屬於自毀前程的愚蠢行為。
對於臣子出海徹底失去掌控,當皇帝的心情一般都不會太好,當今也是一樣想法。
可其餘聽眾則不是這麼想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倒不是聽眾的覺悟和見識達到了這個層次,或許以往他們連這樣的想法都不會存在。
什麼海外,那是什麼地方?
蠻夷入華夏則為華夏,華夏入蠻夷則為蠻夷!
這是整個中原大地,延續了兩千年的固有思維,可不是想打破就能輕易打破的。
一旦出海,在聽眾心中的印象,那就是蠻夷了。
當然,豬腳的情況比較特殊,之前也給聽眾做好了鋪墊,倒是沒有引起多大反感。
豬腳在沿海府城知府的時候,並沒有少遇到活不下去,跟隨海船打算去南海闖蕩的百姓。
南明朝堂的腐朽,加上地方豪強的嚴酷盤剝,百姓根本就無法生存。
起碼單單依靠種地,根本就沒辦法養活一家老小。
必須得有一門吃飯手藝補充,不然想要活著都難。
可就是如此,稍稍遇到一點點變故,就可能鬧得家破人亡。
更苦逼的是,往往一家子人口眾多,一般家庭都有三個以上孩子,實在難以養活。
只能說海貿發達好處多多,起碼尋常南明百姓,對於外海的情況不是一無所知。
豬腳也透過不少海商做過了解,對南海海域的情況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了解得很深入。
南海海域廣闊,有無數島嶼存在。
這些島嶼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比得上半個中原,小的只是一塊露出海面的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