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些巧合,提出這一政策的大臣剛好姓張。
一石激起千層浪!
怎麼說呢,一條鞭法並沒有觸碰官員們的利益,而是一種簡化底層百姓繳稅的最佳化手段罷了。
以往的田地賦稅,不僅有銀子銅錢,更多的還是那些雜七雜八的實物,像是什麼稻穀,布帛之類的玩意。
一條鞭法則是讓百姓將實物兌換成銀子繳稅,如此則方便簡單許多。
看似對國庫收入沒有多少幫助,實則不然。
實物賦稅,裡頭可以動的手腳實在太多了。
不說可以人為操作價格,讓繳納賦稅的百姓有不小損失,單單就是損耗一項,每年能夠節約的銀子就以百萬兩為單位。
咳咳,一條鞭法實際上動的是底層官吏,以及負責催收賦稅的鄉村宗老的利益。
可問題是,絕大部分朝堂官員,都不想賦稅制度有多大改變啊。
變化,就意味著可能有利益變動,更大的可能則是朝堂上的權責分配出現改變。
若是朝廷推行一條鞭法,那主持推行的存在,權力是不是變得更大,乃至於有衝擊內閣首輔的可能?
至於內閣首輔,絕對沒可能主持一條鞭法這樣的賦稅改革事宜,除非當今腦子進水了才會如此。
內閣大佬間權責有變,朝堂上的官員自然也會跟著出現不小的權力變動。
這是尋求穩定的內閣上下,很難接受的事情。
誰也不知道,當今會不會藉機加強對內閣的滲透和控制?
另外,就是一條鞭法雖然只是觸動了底層官吏,還有鄉村宗老們的利益,可影響卻是不小。
地方鄉紳憑什麼在地方上作威作福,還能指揮官府衙門幫忙追求最大利益?
還不就是稅賦之中,可供操作的空間很大麼?
只有讓衙門底層官吏,以及鄉村宗老們有足夠的利益和好處可撈,地方鄉紳才能在不損失自家利益的前提下,更好的控制地方變成一言堂?
可一條鞭法若是推行,絕對會加大地方士紳巧取豪奪的成本,對地方上的剋制也不會有以往那麼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