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桌上,紛紛猜測下一波倒黴的,會是哪一家書院?
說起這個,林如海的態度就有些複雜了。
他出身開國十二侯之一,可又是標準的書院系官員,可以說當今的整頓,讓他心中很有些不自在。
當然,要說不喜當今的這番整頓,那也是沒影的事情。
混跡官場這麼多年,對於官場的骯髒和黑暗,有著相當清晰的認識。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要說,他也是出身江南書院,可在其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見書院同窗進士伸手幫上一把。
林如海可是知曉,其書院同窗中,有好幾位家世相當不凡,都是江南地界計程車紳豪強。
不說真的出手相幫,就是側面幫著說幾句好話,也能緩解部分來自江南士林的輿論壓力。
此時的揚州鹽商,包括東南士紳,和地方上的書院,繫結得比較嚴實。
最誇張的,當屬江南地界的東林書院,那幫傢伙才顯得更為瘋狂。
可事實上,在揚州擔任巡鹽御史三年,林如海感受到的,只有士林方面帶給他的壓力。
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損害到了揚州鹽商的利益,就是如此簡單荒謬!
這也是他擔任巡鹽御史期間,從來都沒找過同窗,以及同年幫忙的主要原因。
可以說,寧府將賈氏族學出位學生送到揚州,對他來說絕對算得上雪中送炭。
不然,林如海又不是個棒槌,怎麼可能聽了寧府賈蓉的建議,就冒著極大風險去做了?
當然,涉及各地書院的事情,他是不怎麼情願多說的。
“此去晉省,姑父該大有作為!”
璉二笑呵呵敬了林如海一杯,輕笑道:“姑父若是能在晉省有所表現,怕是進入內閣也不是問題吧!”
“對於晉省,璉兒瞭解多少?”
林如海有些好笑,搖頭道:“事情哪那麼簡單?”
“瞭解不多,卻是知曉眾多勳貴家族,都在晉省有所佈置,那裡此時已經算是勳貴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