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寧榮二府,確實是京城頂級勳貴,開國八公排名前兩位的存在。
可惜,隨著廢太子事件爆發,榮府頂樑柱第二任榮國公因救駕受傷,沒過幾年就駕鶴西去。
寧榮二府也是從此,就開始走下坡路
璉二在戶部衙門混跡一年多了,自然知曉官場上人走茶涼是常態。
就算武官勳貴集團的情況,沒文官集團那般赤洛洛,可第二代榮國公留下的人脈,經過時間流逝也是損耗嚴重。
不提第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同時期的軍中大佬,此時凋零得厲害,還有交情並且記得交情的能有幾個?
至於賈代善提拔的所謂軍中心腹,這麼長時間還會不會給面子,也是兩說。
沒辦法,誰叫賈家在軍中沒有直系子弟,那些得過賈代善恩情的將領,想要還人情都找不到物件。
結果,榮府還將京營那邊的人脈,全部送給了王子騰。
等王子騰的事情結束,京營那邊的人脈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畢竟這麼多年過去,就算有什麼恩情,那些武將還記不記得,給不給面子根本就說不清楚。
大部分人情,基本上也就是給一次面子的事情。
以後,不緊要的小事還能幫一幫,涉及到軍中核心事務的事情,那就別開口了。
眼下,寧榮二府遇到了相當尷尬的局面。
自己培養,並且塞入軍中的後起之秀,只能在底層武官的職位上動一動腦筋。一旦涉及到軍中中層武官將領的任命,此時卻是根本出不了力。
十幾位家生子出身的武秀才,全部安排進入京營,成為了低階武官,對於寧榮二府而言絕對是好事一件。
只要將剩餘的軍中人脈利用得當,指不定就能推出一位三品以上的高階武將出來。
到時候,寧榮二府不說恢復巔峰,起碼也能重新回到京城一流勢力行列。
璉二很有信心,就衝寧府馬球隊的實力,過上幾年時間就能推出十幾位有實力考上武舉的存在。
加上族學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加入軍中的中底層武官數量一多,就能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有這樣的力量支撐,寧榮二府說話的底氣,以及對軍隊的影響力,都和眼下不可同日而語。
他可是知曉,蓉哥兒的佈局不只是軍中,文官集團那邊也沒有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