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應該是賈雨村重新復官的開始。
其實,這事讓賈蓉感覺很是古怪。
大乾承平百年,每隔三年都有一次春闈會試選拔官員。
皇帝登基或者有特別重要日子,還會有特別的恩科。
如此一來,百年時間大乾積累的進士數量,可是一點不少。
雖然還沒有出現宋朝那般官員多得無法安置,可依舊有不少官員都處於儲備狀態。
俗話說得好,三條腿的蛤蟆難找,相當官的人可是數不勝數,根本就用不著啟用什麼舊員。
顯然,這裡頭有內情存在,當今應該是讓步了的。
這些,也只是閒暇時的猜測罷了,賈蓉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反正此時朝堂風波波及不到寧榮二府頭上。
政二老爺是不用擔心的,他就是一個閒官,當今的雷霆手段根本就落不到他身上。
至於寧榮二府有爵之人,平時連上朝的機會都沒有,又怎麼可能會受到影響?
相反,朝堂上一下子空缺出了太多位置,若是賈蓉想的話,爭取一下四品實權官職,還是很有把握的。
只是,他並沒有動心,也沒有私下裡動作。
就在這樣的紛紛擾擾中,這年的童生試和院試,賈氏族學又有不小收穫。
透過童生試的學生足足超過八人,其中有三位的實力,按照族學先生的說法,有很大機率考中秀才。
因為朝堂動盪的緣故,族學出了這麼好的成績也沒有聲張。
當然,賈蓉也不是小氣的人。
八位童生都得到了族學的嘉獎,每人二十兩銀子相當的豐厚,起碼他們背後的家長十分滿意。
擔心榮府老太太西好熱鬧的性子,把事情鬧得太大引來外界不善的目光,賈蓉只在族學校舍擺了幾桌簡單慶祝了一下。
然後,不等外界反應過來,除了準備繼續考秀才的幾位童生,其餘童生按照去年的慣例,一併送去揚州巡鹽御史衙門,跟隨林如海學習。
他們到了揚州後,第一批童生和秀才,就會陸續返回京城。
族裡會根據他們本身的能力,還有自身意願進行安排。
正好,趁著此時朝堂以及地方官場混亂,將他們悄然安置下去,不會引起多少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