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管是什麼圈,基本上都出自於三大院校。
說白了,就是三大院校的學生們,根據各自地域不同,玩互斗的故事。
外人想要融入進去,不是一般的難。
可以說,之前的三大院校和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起碼壟斷了電影圈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源,相當恐怖。
就是後來港圈北上,最多也只能搶奪很少部分資源,而且大部分還得和三大院校為核心的各路勢力合作。
像是煤老闆,就是這個大圈子最喜歡的投資人,不少煤老闆被坑得破了產。
等有文藝情懷的煤老闆離場,就是網際網路資本入內了。
本來,以三大藝術院校為核心的利益聯盟,還想效仿煤老闆那一套合作模式,自然沒有得到同意。
為了爭奪影視圈的話語權,由網際網路開啟了,在全世界娛樂圈都相當罕見的流量時代。
說白了,流量時代為何那麼洶湧澎湃,就是影視圈的主導權之爭,當然最後的反噬也是相當嚴重的。
星空導演工作室的橫空出世,直接破壞了這一過程。
吳東發家的資金,是得至於前後兩位煤老闆。
等星空導演工作室徹底站穩腳跟,就不是所謂的圈子能夠束縛得了的。
關鍵是,星空導演工作室源源不斷的推出了質量合格,以及精品影視劇,並且一躍成為了民營影視圈龍頭。
導演工作室秉承的原則是海納百川,根本就不在意人才的來路,只要真的有本事就成。
所以,出身中戲混得不溫不火的曾麗,在星空導演工作室的幫助下,一舉成為了國際動作女星。
也有出自星空集團的普通員工,還有桂花學院的學生,透過參演星空導演工作室的影視劇作品一炮而紅。
至於和導演工作室簽約的導演,雖然基本出身三大藝術院校,可他們剛開始只是純粹的工具人罷了。
只能按照完整的劇本,以及分鏡頭指令碼拍攝剪輯,對於演員之類的選擇,基本沒有話語權。
等他們出名了,基本上也會離開導演工作室,自然不會有什麼影響力留下。
可以說,星空導演工作室的藝術院校色彩相當淡薄。
因為對於臺前幕後人才的極度渴求,圍繞星空導演工作室有大量的培訓機構存在。
這些和影視劇各工種相關的培訓機構,基本都受到了星空導演工作室的約束和監督,不然想要參與星空導演工作室拍攝的影視劇基本沒可能。
不僅只是臨時的臺前幕後各種培訓機構,就是桂花學院也開啟了相關方面的科目。
這些培訓機構培養出來的各方面人才,都相當契合星空導演工作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