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第一期節目後,震驚之餘也是頭大不已。
一個不好,不僅桂花電視臺落不到好,作為上級主管部門也得吃瓜落。
可小弟想要上進,總不能攔著他們吧?
市電視臺弄出來的《發現》節目,很顯然有大火氣質,這要是被他們給攔下,還真不好解釋。
總不能大大咧咧表明心思:怕擔,責吧?
左思右想,商量來商量去都不敢輕易做決定,乾脆將頭疼的麻煩事兒上交,讓省級宣傳部門頭疼去吧。
當吳東聽聞的時候,不由輕笑搖頭。
至於麼?
中小學教,科書本的問題,其實和外頭沒多少利益糾葛。
關鍵,節目中各種犀利,甚至叫人忍不住細思極恐的想法,會引發社會上巨大的輿論,風潮,這才是問題重點。
一旦引發社會上的普遍關注,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畢竟,此時社會上妖氛沖天,體制內自然也不會沒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影響相當嚴重。
不過省級部門的魄力還是很足的,既然桂花電視臺想要嘗試,那就嘗試一番好了。
很快,市電視臺方面就得到了模稜兩可的回答,可以一試!
既然省級部門開了口子,市電視臺高層可不管回答模糊不模糊,幹就是了。
於是,在八月末,各大中小學即將開學的時候。
桂花電視臺新開的欄目《發現》,引爆了一個勁爆話題。
中小學教,科書,鐵鐵出了問題!
像是小學課本上的******,還有***捨身炸碉堡以及***堵搶眼的故事,全都沒了。
誰是最可愛的人,還有英雄***的故事,也全都沒了。
這些倒還罷了,各種傳揚華夏傳統美德的課文,以及相當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都沒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篇幅有關燈塔國的各種美好文章。
作為一個評論類節目,主持人必須要大膽敢說,而且還得言之有物情緒把控到位。
該憤怒的時候憤怒,該痛心疾首的時候絕對不能有其他神色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