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發行公司付出的宣傳成本,還有其他一系列成本,根本就不予考慮。
這一部片子,給星空導演工作室帶來的收入,一口氣逼近了四千美刀大關。
簡直就是在搶錢!
星空導演工作室因為受制於人,拿得只是小頭而已。
好萊塢那邊的影片收入,可是直接分成了五六個層次,直接的票房可能只佔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難怪,對方的發行公司,在和星空導演工作室籤對賭協議的時候那麼爽快。
可沒有全球發行渠道,就算心中再不爽,也只能忍受著對方敲骨吸髓般的盤剝。
等到《127小時》上映的時候,條件自然更好。
國內和東南亞地域,對於所謂的野外求生不感興趣,可歐美那邊的觀眾熱情卻是很高。
所以,理所當然這部影片徹底爆了。
單單北美票房就達到了一億五千萬,歐洲那邊的票房加起來也差不多。
星空導演工作室這邊,直接就能拿到超過七千萬美刀。
這些勁爆訊息傳回國內時候,能夠造成多大風浪可想而知,絕對是驚濤駭浪級別。
所幸那時候吳東不在國內,不然他想過幾天安生日子都難。
這三部片子,此時依舊源源不斷給導演工作室輸血。
他們前不久紛紛登陸日本,票房表現依舊不俗,總之星空導演工作室算是賺翻了。
負責執導三部影片的工具人導演,自然也是名聲大噪,在娛樂圈迅速成名,一下子成為了各大影視公司眼中的香餑餑。
畢竟,在外人看來,拍攝了三部在歐美大爆影片的導演,已經海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只要他們以後拍攝的影片質量過關,怕是能夠輕鬆做到海外上映,收割海外票房。
下手最快的,自然是星空導演工作室的盟友,晉省煤老闆創立的大唐影視公司。
其以相當優厚的條件,直接挖走了其中的一位導演。
另外兩位導演,則是在拿到了工作室給的大紅包獎勵後,紛紛和其餘大影視公司合作。
也不是沒有人提醒吳東,不要做這等替別人作嫁衣裳的事情,起碼也得多榨一榨那些成名工具人導演的油水啊。
吳東並沒有聽進去,秉承好聚好散的態度,只要挖牆腳的影視公司,給足了不是很高的毀約金就成。
星空導演工作室一直以來,走的都是劇本為王的路數。
導演只要有足夠的基本功,按照劇本和分鏡頭指令碼拍攝就成,最後剪輯有吳東把控,基本就出不了問題。
十二月,星空導演工作室的小成本科幻電影《時間囚徒》上映,儘管觀眾的反饋不是很熱烈,票房成績也算是可以,目前已經逼近四千萬。
星空導演工作室此時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也有了一批相當穩定的觀眾,已經形成叫其他影視公司羨慕不已的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