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風歌曲《琵琶行》,讓學院零七年元旦晚會的質量,陡然提升了一個檔次。
隨後不久音源流出,迅速在大街小巷傳播。
吳東早早就做了註冊,並且將歌曲送入彩鈴市場。
他沒有成為歌手的想法,對於出歌,出專輯開演唱會毫無興趣,不過透過彩鈴收割一波費用卻是相當坦然。
和上一首歌《追夢赤子心》一樣,他放開了《琵琶行》的翻唱許可權,並沒有牢牢把持歌曲一切權利的想法。
若是能讓古風歌曲,尤其是詩詞歌曲提前爆發,也是一件好事。
追什麼韓流啊,自家老祖宗的千古風流詩詞多麼優美,又是多麼意境高遠,但凡曲子過得去,就不愁火不了。
在學院的元旦晚會上放了一把火,吳東拍拍屁股就走,只留下一地雞毛。
這時候,他不得不把部分精力,放在導演工作室上面。
《功夫神醫》第二三兩部電影,經過緊張的拍攝已經完成。
和第一部一樣,吳東依舊掌握了最終的成片剪輯,當然給了導演提建議的權力。
看得出來,導演已經心生離意,他倒是不在意。
在電影拍攝期間,導演工作室又招募了三位導演,都是有一定拍攝經驗,基本功紮實的存在。
吳東也沒客氣,全都放進片場鍛鍊去了。
本來他完全可以另開影片,只是導演工作室的成績還不夠出色,就沒必要隨意浪費資源了。
能讓他記住的影片,放在後來無一不是精品。
以導演工作室眼下的實力,除非吳東親自出馬,不然拿出了劇本就是浪費。
其實,他完全可以根據情節,拍攝相應電視劇的。
只不過,省臺那邊雖有興趣,可條件太過苛刻,吳東自然不會輕易答應。
話說,《功夫神醫》此時絕對算得上比較出名的片子了。
不僅只是之前成績的緣故,還有一則緣故。
之前,吳東不是透過中影的關係,聯絡到了香江的銀都機構,爭取到了影片在香江上映的機會。
誰知曉,影片在香江上映後引起了一定的轟動,最後的票房竟然達到了一千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