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隋軍武僧們的根基,輕鬆就能踏入氣血剛勁層次,實力和戰鬥力都有不小提升。
如此,本來涇渭分明,甚至隱隱敵對的瓦崗強者和佛門武僧,關係倒是慢慢變得和睦起來。
所謂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
佛們武僧大多脾氣剛直,比起佛門高層好打交道得多。
既然從瓦崗強者那裡學到了真本事,他們自然不會繼續保持敵對態勢,也沒那臉做這樣過河拆橋的事兒啊。
李二也是個妙人,但凡打了勝仗,他都會派出報喜的人手,一路敲鑼打鼓大肆宣揚,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在西域腹地的風光一般。
如此風光的場景,自然引得某些野心家蠢蠢欲動。
沒道理李閥的一個小子都能闖下這麼大的家業,自己集家族之力都比不上吧?
別的不說,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成員家族,一個個都迅速動員起來。
這次,可不是派遣家族子弟這樣的小動作。
家族中的核心高層親自出馬,帶著家族私兵沿著李二所部殺出來的通道,一路向西迅速趕去。
都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一員,既然李二表現的那麼生猛,其他家族依附過去也算不得丟人。
倒是坐鎮河東的李閥上下,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是不是該跟上去。
最後,李淵和李建成父子倆沒有動作,但是下面的李元吉還有李神通等核心成員,卻是帶著家族的部分精銳力量趕赴西涼,美名其曰敘親情。
沒辦法,他們感受到了瓦崗軍的強大威懾,要是不早點尋到後路,怕是後果不堪設想。
最奇葩的就是四大門閥之一的獨孤閥,他們一邊派遣家族精銳人手西行,一邊打算和李閥聯姻。
他們也是無可奈何,誰叫獨孤閥的男人不爭氣,厲害的角色全是女人呢?
可以說,李二的舉動形成了一股風潮,替瓦崗軍省下了不少麻煩。
吳東也不是吝嗇之輩,該給的好處一點都沒少。
李二的西涼老巢那裡,最近可是去了不少瓦崗人才。
出征西域的大軍之中,出自瓦崗的人才也不在少數。
瓦崗人才不僅文武雙全,而且對於一些雜務也是相當擅長。
像是軍中後勤管理,還有對於佔領地域的行政管理之類事務,瓦崗人才都能做到得心應手。
相比之下,那些傳統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就有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