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一干法壇師兄,為的乃是針對洋人聚會,可哪一個不看重各自的實力?
不然,除了趙大師兄之外,其餘法壇師兄,也不會將身邊最能打的弟兄,全都帶了過來。
義和拳的聲勢之盛,就是津門本地武術界,都不敢輕掠其鋒。
別的不說,傳言脾氣不是很好的霍元甲,作為津門第一高手,卻是沒有任何表現。
好像,義和拳一干師兄,在津門演武都是假的一般。
吳東作為出名的法壇師兄,自然也不能例外。
幾乎每隔幾天,他都會上臺演示一番梅花拳,和趙大師兄的深奧不同,他打出的梅花拳招式簡單很容易看懂。
就是初學者,都能跟著打上幾趟,就能基本上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趙大師兄演武的時候,那場面真是驚人之極,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就差彩旗飄揚了。
至於吳大師兄演武,實力不到的自以為是看不上,實力到了的才明白,吳大師兄的實力到底有多厲害。
梅花拳,也就是義和拳,招式繁複變化多端,沒有一定練武天賦,想要學會相當費勁。
可吳東演示的義和拳,只要手腳健全,就是個傻子跟著模仿,都能很快學會。
練熟之後,還有不弱的實戰能力,這等武道境界就相當厲害了。
別的不說,趙大師兄絕對看得出來,私下裡對吳東也是佩服得很,只是因為被捧得太高,不好輕易表露而已。
吳東也沒有搶趙大師兄風頭的意思,他依舊按照約定,每隔幾天就上臺演示義和拳,平時基本上處於隱形狀態。
倒不是真的低調,而是把心思,都放在觀察其餘法壇師兄身上。
不管如何,能夠混成法壇師兄的,都有自身的優點,吳東看重的是他們顯露出來的各種武藝。
沒錯,幾乎每個法壇師兄,都有演武的義務。
一些師兄在義和拳上的造詣不高,可在其餘拳術上的修為卻是不弱。
什麼大紅拳,地趟拳,少林拳之類的拳種,真心不要太多,而且都修煉到了一定火候。
以吳東的武道修為,除非有內家修煉秘法,沒辦法一眼看出端倪。其餘招式套路以及拳術的宗旨要義,基本看過幾遍就能端詳明白,不斷的充實自身武學知識庫。
若是叫演武的師兄們知曉,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