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著有一個諸侯國能夠站出來,把這趟渾水給攪渾。
只要有一個諸侯國動了兵,大周就會有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發展自身。
雖然魏國現在看上去氣勢洶洶,手下五十萬魏武卒兇的一批。
但是實際上,魏國與秦國的戰爭一旦陷入僵持,所有的諸侯國都會動起來。
韓國和楚地以及巴蜀不可能看著魏國就那麼一口把秦國吃掉。
更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兩敗俱傷的秦國和魏國休養生息。
真到了那一步,一記穩準狠的背刺是跑不了的。
至於周天子的旨意?
旨意個屁!
幹就完了!
而這個訊息傳到秦國,就不是什麼令人開心的事情了。
朝堂之上,就算是商鞅也是緊皺著眉頭。
商鞅就想不明白了,這魏昭王是傻子嗎?
就那麼楞楞的衝過來,是想讓多少人摘桃子?
但是沒有辦法,該打還是要打的。
畢竟魏國的部隊都快要越過邊境線了,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魏國在秦國的境內橫衝直撞呢?
對於這件事情,敖烈也沒什麼好說的,魏國既然打過來了,那就迎戰吧。
但是這場戰鬥,最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結束。
五十萬大軍,名將吳起。
玉鼎,你這次又要做什麼呢?
敖烈細細的思索著。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麼這就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而面對第一個扎刺的諸侯國,敖烈也沒什麼好說的,幹就完了。
但是,不能拖,一定要速戰速決,一旦拖下去,就沒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