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大力金剛有相神魔的說法十分巧合的類同啊!”
高景飛繼續往下看去,發現此位大力金剛又稱“大力金剛明王”、“大力威怒金剛”、“除穢金剛”、“大力威怒金剛烏芻溼摩”、為“密教”及“禪宗“”所奉祀的忿怒尊之一,為北方羯磨部的教令輪身,其原意是“爆裂的聲音”、“忿怒除穢”的意思。
“真是有意思……”
沒錯,高景飛發現這位也不是釋門原本的神佛,而是源自婆羅門神系,在古天竺有時也當作火神的別名,所以大力金剛另有“火頭金剛”的別稱,其威能是以火燃燒一切煩惱汙穢而達清淨之地。
這位大力金剛明王的形象是三首八臂,倒是與火德星君和金剛夜叉神魔有一點區別,但正中的面上額頭同樣也生有第三隻神眼,具有無盡火焰威能。
大力金剛的梵語意譯其實應稱作“焚燒穢惡”。
以大悲力猶如熾火,燒除穢惡生死業緣,故名“大力”也。當然大力金剛的力量也很強大,屬於釋門護法排在前面的存在。
看完這些高景飛點點頭,不出意外的讚歎道:
“所以說有‘金剛’、‘明王’這些稱呼的釋門護法神,基本都是從外教神靈吸收進來的。那位悉達多王子殿下果然是與酥酥齊名的大佬啊!”
大力和金剛都解釋明白了,高景飛又檢視夜叉相關的內容。
夜叉大家都瞭解,最熟悉的就算小時候看電視劇西遊裡的巡海夜叉了。
而夜叉的說法也很多,這種傳說中的生物,其實是天竺神話和民間傳說裡的怪物,夜叉是梵文的音譯,傳說意思是“捷疾鬼”、“能咬鬼”、“輕捷”、“勇健”。
夏國釋教、陰間和民間傳說中的夜叉,也不盡相同。
通常傳說中形容男夜叉都是行動敏捷又迅速的鬼怪,又譯“苦活”,是說夜叉的生活很痛苦,還是醜陋的代名詞,但女夜叉就不同了,母夜叉其實並非是夏國民間口語中形容醜女人的樣子,女性夜叉同樣是力量強大,但容貌卻是絕美不輸於天女那種。
夜叉的種類很多,有空行夜叉也就是飛天夜叉、地行夜叉還有水中夜叉等等。
一般按照玄門的說法,夜叉族群其實分為鬼、妖、魔三種分類。雖然都叫做“夜叉”,但卻是不同的種族生命。
在釋教之中,夜叉是天龍八部眾之一居於忉利天的鬼族,是由貪婪、嫉妒等負面意念所生的鬼怪。
“有點像七宗罪裡衍生的魔鬼啊!”
而在古天竺神話中,夜叉是半神,夜叉與羅剎同時由梵天腳掌生出,但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害人的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稱為“真誠者”。
這一善一惡的兩種傳說,讓高景飛似乎明白了夜叉的存在似乎並不是那麼確定。
“我看它們不像是一個生物族群,更好像是因為人們的想法而發生改變的幻想物種。”
高景飛沒理會那些各類夜叉的詳細劃分,而是直接把關鍵詞放在與金剛夜叉神魔對應的釋門護法大神,金剛夜叉明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