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朝廷,各地方的州府,對糧食有著一定的把控之力,這是因為朝廷一貫的政策,糧食乃是關係著大魏朝的安穩,江山的穩定,朝廷必須有一定的能力來把控。
這一方面,對於陸行舟來說,也是好事。
第二,是糧食世家,江南道從很早之前,就是中原的魚米之鄉,糧食產量豐盛,也就慢慢的滋生出了真正的糧食勢力。
他們靠著數百年的積累,建立了足夠強大的力量和關係,將無數的糧食和土地都把持在自己的手中,即便是朝廷,都一時半會兒無法撼動分毫。
不過,這一方面,陸行舟也沒有擔心過。
因為他已經仔細的看過這些個糧食世家的歷史,這些世家之所以能夠長時間的存在,是因為他們的眼光。
他們對朝廷的政策,基本上都是支援的,從來不會和朝廷做對。
尤其是在一些大是大非上。
他們相當於和朝廷是彼此互補,彼此成就。
而朝廷的糧司,也需要這些世家的支援,來完成糧食的儲備,運輸,調動等等。
所以,這些人也算是朝廷的人。
陸行舟擔心的是第三部分。
便是這江湖上的佛門。
佛門在江南道盛行已久,再加上朝廷政策的一些支援,以及民間百姓的信奉,已經是成為了一股格外強橫的力量。
他們擁有江南道近乎五分之一的土地,掌控著很大一部分的糧食。
這還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佛門藉著自己江湖地位,在江南道的無數地方,暗中培養出了無數的弟子,或者建立山寨,或者成為土匪,或者成為了名義上的綠林好漢。
這些人遍佈江南道各地,形成了一張龐大的網。
這張網在平日裡的時候,根本是看不出來的,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一旦收起來的話,則是會給江南道的糧食運輸,帶來極大的影響。
因為這些山寨,綠林好漢,土匪等等,都是處在糧食運輸的關鍵位置上。
密諜司送過來的訊息裡,對這種情況有說明。
所有各處的土匪,山寨,綠林等等,都會對糧食運輸等,包括別的過路貨物,收過路費,而藉著這些名頭,他們可以掌控整個江南道糧食的流通趨勢。
還可以在任何地方,將這種趨勢,可能,造成狙擊阻斷。
這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危險。
陸行舟不知道佛門到底是想要做什麼。
但,無論對方想要做什麼,他都是不在乎,只要對方給自己的大業造成了威脅,就必須要剷除之。
關隴之戰近在眼前了,他不容許有任何禍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