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武俠:開局撿到小龍女> 第四十八章 鳳鳴尹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鳳鳴尹氏 (1 / 2)

大勝關自古以來便是富饒之地,上靠臨安下附廣陵,這裡經濟發達貨路暢通,不僅是大宋自古以來的龍興之地,更是天下糧倉。

只因為這個地方官路四通八達,水路又修建完備,所以是大宋版圖不可或缺的地方。

雖然近些年大宋與揮師南下的金兵蠻子打的不可開交,可南邊總體來說還是不見戰火的,尤其是臨安這一塊兒,老皇帝趙構當年遷都臨安,放出狠話來,勢要南下金兵不許踏足這裡一步,可即便到死,也沒能完成這一舉措,反而留下了這個一個被金並不斷蠶食的爛攤子。

雖然北方戰事吃緊,可大勝關下的百姓可都是過慣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又是在京畿要地附近,那關內的不論是百姓還是官員,見到外地士子,說起話來都是趾高氣昂的,比京城裡的官員氣勢還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那氣勢。

而大勝關內,名門望族與世家子弟更是不計其數,或許你在街上不小心撞到的年輕人,都有可能是哪一家的公子哥或者千金小姐。

關內最著名的家族,那就要當屬鳳鳴尹氏。

尹氏自大宋開國以來便世代生活在大勝關內,如果追溯其家族歷史的話,甚至在前朝大唐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尹氏最初先祖發跡於北境邊陲,前朝大唐建立時,邊境禍亂便難以根除,北蠻子對王國邊境蠢蠢欲動,每到秋令時節必定會揮師南下,美其名曰打秋膘。

當時北方蠻子當時北方蠻子兵強馬壯。武器制式無不精良,且遊牧民族天生便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戰士,對於攻城略地兵法戰術,甚至有時要比中原將領還要熟稔,那時候大唐王朝上下文武百官都不敢與北蠻子正面交鋒。

只有鳳鳴尹氏,主動在朝堂上站了出來,當著天子的面,立下了“不退蠻子,不為京官”那震驚朝野的軍令狀,令天子龍顏大悅,當時就封那時尹氏家主為安國大將軍,正一品武官,直接令當時名聲不顯的尹氏一飛沖天!

而後的幾百年時間裡,尹氏都投身於對抗北蠻子大軍的隊伍中,作為歷經數百年經久不衰的門閥冠冕,尹氏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條件上享有至高無上的榮耀,而且在文化上獨佔鰲頭,光是在對抗被蠻子的艱辛時期,就從邊境上傳出了不下百首令無數詩家汗顏羞愧的邊塞詩。

北蠻子與中原對抗百年,都是在不同時期各有勝負,而唯獨尹氏駐守的大勝關,這麼多年以來,與北蠻子交戰,從來沒有過一次敗績!

而由中原地區舉族搬遷而來最終紮根大勝關百年的謝氏,也遵守了老祖宗的遺訓,未將北蠻子徹底征服前,沒有謝氏一人接受京城的回撥,安安心心的守衛著現在大宋的土地。

這麼多年來,大勝關這一條防線是徹底不敢有北蠻子來進犯了,所以尹氏韜光養晦數十年,自然養出了一股殷厚到堪稱恐怖的底蘊。

李小牧悄無聲息的來到了大勝關中。

雖然作為一名山上修行的道士,可他並非不諳世事,相反,由於被山上的老道士貶成是“根骨奇爛,天資倒數”,從而而失去了修道的機會。

修不成道,他就只好去研究一些八卦瑣事,所以對大勝關內尹氏的情況,他還算了解。

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如此功勳顯赫的鹿鳴尹氏,怎麼就出了尹志平這麼一個敗類,而這該死的尹志平,還恰好是尹氏大房的嫡長子!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尹志平很有可能將來是要繼承尹氏族長的位置,可尹氏的人卻另闢蹊徑,將尹志平給送去了山上修道!

這一隻讓李小牧所不解,難道作為與金兵蠻子世代為仇的尹家,不應該去培養一名熟讀兵書的軍事家嘛?怎麼反而將尹志平給培養成了一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修長生術的道士了!

在大勝關內,找不到尹氏比找到尹氏更困難,所以一來到關內,李小牧就立刻打聽到了尹氏府邸所在。

來到府邸門前,看著氣派到無法無天的正門,李小牧驚的張大了嘴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