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聯隊長所盼望的局面。他馬上命令部隊迅速向前,在敵軍對面列陣,準備與敵軍堂堂正正地進行野戰。他的第56聯隊的編制有3800多人,這次帶來的有3500餘人。根據觀察,對面的敵軍約為一個團,人數也有3000多人,雙方的兵力相當。
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聯隊長覺得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能夠迅速打垮敵軍,將其擊潰,甚至全殲。
他命令部隊稍事休息,然後抓緊時間做好進攻的準備。
就在日軍排兵佈陣、集結部隊,準備發起攻擊的時候,天空中忽然傳來了極其細微的劃過空氣的“嘶嘶”的聲響,並且肉眼可見飛來了很多小黑點兒。
日軍的官兵們沒有見識過這種武器,一時間有些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躲避。就在日軍官兵們猶豫不決的時候,那些小黑點兒迅速變大,接著就落到地面上。
“轟轟轟轟!”成群的火箭彈在平地爆炸開來,一時間煙塵滾滾,將日軍的陣地全部籠罩在滾滾的煙塵之中。
徐大龍從馬武山軍分割槽帶來的一個炮兵營是臨時進行混編的,其中包括一個七五山炮連、一個九二式步兵炮連、一個240mm重型迫擊炮連、一個火箭炮連。這一次使用的就是火箭炮連。九輛火箭炮發射車為了能夠迅速打垮敵人,進行了一次齊射。這些火箭炮都是19管的,這一次齊射就是171枚火箭彈。
日軍第14師團的官兵們沒有見識過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上來就吃了大虧。僅僅這一輪齊射,隊形密集的日軍傷亡的人數就接近了一半。
緊接著炮兵營的山炮連和九二式步兵炮連也向日軍發起了猛烈地炮擊。本來就被火箭彈爆炸炸得暈頭轉向的日軍,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傷亡不斷地增加著。日軍官兵們完全被打懵了,一個個趴在地上不敢抬頭。
日軍聯隊長已經傻眼了,他沒有想到敵軍竟然有如此強大的火力。這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已經裝填好了的火箭炮第二次齊射已經打了過來。
聯隊長雖然沒有當場斃命,但是也被炮彈的爆炸震得昏了過去。
老三團的官兵們看到敵軍如此狼狽,頓時爆發出了勝利的歡呼聲。高玉寶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早聽說過馬武山軍分割槽的部隊有威力巨大的火箭炮,這是他第一次見識到了火箭炮真正的威力。他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孔捷和徐大龍要求他放棄游擊戰,而與日軍正面對抗的原因了。
高玉寶感慨地說道:“難怪人家馬武山軍分割槽的部隊那麼厲害呢,看看這火力,真是沒的說。”
就在高玉寶在那裡感慨的時候,報話機裡傳來了孔捷的聲音。他說道:“高玉寶,你還愣著幹什麼?小鬼子已經垮了,還不趕緊上去消滅他們。”
高玉寶這才如夢初醒,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老三團3000多名官兵們端著雪亮的刺刀,高聲吶喊著,迅猛地衝向了敵軍的陣地。
素來以頑強悍勇著稱的日軍官兵們完全被敵軍猛烈的炮火給打懵了。此時他們的建制已經完全被打殘了,一個聯隊已經傷亡大半,殘餘的日軍事實上也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在驚慌失措當中,完全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甚至有很多日軍官兵不等上級的命令,就朝著來時的道路倉皇逃竄。看到有人帶頭逃跑,那些本來還想進行抵抗的日軍也喪失了戰鬥意志,隨著那些鬼子逃竄。
老三團的官兵們一路猛追,殲滅了大部分逃走的日軍,還抓獲了被炮彈震暈的日軍聯隊長。日軍的第56聯隊基本上全軍覆滅了。
老三團的官兵們在以前的戰鬥中,大部分打的都是游擊戰,從來沒有打過今天這麼痛快的仗,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然而也有令他們感到遺憾的地方,那就是如此眾多的炮彈炸過之後,日軍留下的武器彈藥和其他的輜重被炸得殘缺不全,繳獲少了許多。
清見一郎接到了第28旅團長的報告之後,驚得目瞪口呆,癱坐在沙發上。雖然他對於與敵軍作戰取勝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還抱著一定的僥倖心理,認為日軍總體的戰鬥實力還是要強於敵軍的。沒想到他的一個步兵聯隊跟敵軍只是一個照面,除了少量的留守人員之外,竟然就全軍覆滅了。他真不知道這仗該如何打下去了。他現在完全可以斷定自己的部隊不是徐大龍手下部隊的對手。
他不顧上級的催促,直接就給第14師團所屬的部隊下達了死命令,說所有人要加強防禦,沒有命令,不得擅自出擊。他認為自己的決定是明智的,敵軍有如此猛烈的炮火,進行野戰顯然是不不理智的,只有依託城鎮與工事,跟敵軍拼消耗,才能遏制住徐大龍所部的攻勢。
還真別說,清見一郎採取的防禦態勢給我軍造成了一定的困擾。這就意味著,我軍每打一仗都要進行攻堅作戰,而日軍據守的城鎮當中有大量的平民百姓,像火箭炮這樣的大殺器是無法使用的,我軍要想繼續擴大根據地,就只能一個個去啃硬骨頭。那樣的話,就是跟敵軍拼消耗。
徐大龍、孔捷等人,儘管這次帶來了1萬人馬,那也是經不起折騰的。
這難不住徐大龍等人,因為我軍的策略一向都是以農村包圍城市,偽軍佔據了縣城以上的主要城鎮,廣大的鄉村卻正好是我軍建立根據地的好地方。徐大龍等人抓住了日偽軍消極避戰的心理,以少量的部隊監視在城中的日偽軍,將部分主力部隊化整為零配合工作隊,在廣大的鄉村地區摧毀日偽的基層組織,剷除漢間,宣傳發動群眾,構建根據地,使得根據地的面積進一步擴大到了包括七座縣城在內的16個縣的廣大地區。
李文良和王友德工作都十分得力,一面建立根據地,一面招收新兵,擴大民兵隊伍。
這天早晨,孔捷、徐大龍、李長水、李文良、王友德來到食堂,圍著一張桌子一邊吃早飯,一邊召開碰頭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