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雲頂著不熱的陽光不急不慢地走著,抬眼望去,遠遠的有一個熟悉的影子在路的前面不遠處移動著,韶雲仔細地看了看,緩慢地跟在後面。走了好一陣子,快出池塘邊的時候,前面的影子好像感覺到後面有人一直跟著,不由得回過頭來,向後看去。
韶雲有些疑惑,又不好走的過快,在轉過頭來的那一刻,韶雲認出是同桌的那個女生。從老師點名的時候知道的,但韶雲一直記不住,好像是叫莫雯雯的同學。看見跟在後面的韶雲,莫雯雯停下了腳步,臉上透著迷惑和不解,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因為雖然是同桌,但兩個人從來沒有說過話兒。
猶豫了一下,莫雯雯沒有說話、沒有打招呼,轉過頭繼續往前走去。韶雲剛好也要往莫雯雯走的方向去,不由得又邁步跟了上去。
過了國防路,在汽車站附近的岔路口,莫雯雯停了下來,她轉臉看見韶雲還是跟在自己的身後,心裡一下子緊張起來。
站在那裡一直等到韶雲到了跟前,從來沒有和韶雲說過話的莫雯雯出聲道:“嗨,那個韶雲,你放學後一直跟著我幹啥?想知道我家住哪嗎?”說話的莫雯雯聲音高亢,帶著嚴厲和不友好的語氣。
看著有些火氣的同桌莫雯雯誤會了自己,韶雲一下子鬧個大紅臉,急忙解釋道:“莫雯雯,那個我不是有意要跟著你的,我去我舅父家,就是走這條路,剛巧走你後邊了,那邊過去我就到了,我不知道你家也在這附近。不好意思啊。”
聽著韶雲的解釋,看著韶雲不像是撒謊的樣子,莫雯雯知道自己誤會了韶雲,一下子就尷尬的臉紅了起來。慌亂地轉頭跑開了,快拐彎的時候飄出一句話:“對不起,韶雲,我誤會你了。”聲音傳來,人已不見。韶雲搖了搖頭。轉身往舅父家走去。
舅父的家,兩年前韶雲跟著母親一起來過一次,對幾個表弟表妹還算熟悉。那時候母親的到來,讓幾個表弟表妹知道有個親姑姑,親熱的不得了,年齡相仿的韶雲沒有多久就和他們打成了一片,好像天生就是一家人似的那麼親切。
走過馬路邊上的銀行是一個小弄堂,弄堂是東西走向的,緊挨著弄堂小路的北邊有一處圍牆遮著的平房,坐北朝南向,一排五間房的地界上蓋著三間正房和一間連體的廚房。正房屋的挑簷和圍牆之間間隔不到兩米,是個小小的庭院。
對著弄堂的圍牆開著一個寬寬的大門,紅色的朱漆配著銅環顯得深紅而厚重。門上方蓋著亭式的門楣,像個展翅欲飛的朱雀。
房屋的後方是一塊空著的田地,這裡剛剛才新建房屋,許多田地還種著莊稼和蔬菜。
韶雲來到圍牆外的大門前,稍微猶豫了一下,平靜了一下慌亂跳動的思緒,抬起手用力扣打著門環。不大一會兒功夫,踢踏踢踏的聲音傳來,開門的是一張寬寬的國字臉的大男孩,臉上帶著詫異的驚喜:“表兄,怎麼是你,快進來,快進來。”拉開院門,伸手拉著韶雲的衣袖,往裡邊讓著,一臉的開心喜悅。
開門的是韶雲的同齡表弟小五,韶雲舅父家的孩子都是以出生順序叫名字的,老大,老二,小三,一直排到小七。除了學名另外起了名字,在家裡和熟悉的人中都是這麼叫人的。
“小六、小七,快出來,看看誰來了!”踏著拖鞋一邊走一邊吆喝著。響亮的叫喚聲,透著無比快樂的炫耀和開心。韶雲在短暫的幾次表兄弟之間的見面後,他們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除了親情,還有小夥伴之間默契的玩耍和相同的愛好交流。突然見到韶雲到家裡來,那個高興勁就別提了。
聽到喊聲,屋裡一下子跑出兩個個頭差不多的一男孩一女孩。韶雲的表弟小六,表妹小七,剛出門檻看見小五牽著韶雲的手走進院落,也歡快的圍攏上來,把韶雲看的一個尷尬。
幾個人開開心心地走進了屋裡,韶雲的舅父正在廚房做飯,伸出頭看見韶雲,笑著,一手拿著鍋鏟子,一手扶著房門道:“乖乖,韶雲來了,稀客,快進屋吧,待會我加個菜,馬上就好了。小五把我屋裡的花生米倒些出來,拿廚房了洗洗。”舅父言語親切地招呼完韶雲,就轉頭進了廚房。
舅父的午餐很快就做好了,因為韶雲的不約而至,舅父在原有的米飯鍋裡又加了幾個剩饅頭,怕不夠吃,來不及再去買菜,舅父把收藏的花生米洗了洗,用油煎了一盤。
家裡就四口人吃飯、加上韶雲是五個人,韶雲的舅媽到下邊鄉鎮去了,和韶雲的大表姐在一起。如今住在城裡的是三個表弟妹,都上學,五表弟和韶雲一樣讀高一在縣城二中上學,六表弟和七表妹在城關中學讀初中,一個初三一個初一。
舅父下班後從菜場帶菜給幾個孩子做飯。好多年的習慣養成了舅父做的一手好飯菜,簡單的豆芽燒肉,炒土豆絲,熱了一個紅燒的雞塊,再就是一盤油炸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