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沒聽說,昨天他妻子領著兩個孩子,懷裡還抱著一個嬰兒,在倉庫那邊堵了一整天,最後治安局的人來了都沒用。”
“唉……說實話也挺可憐的,老潘西都快五十歲了,就這麼扔下她們孤兒寡母,往後可怎麼活,咱們公司那些管事,還真狠心不給賠償。”
“我聽說他是連著加班了兩週,才一時大意被翻倒的貨箱砸中腦袋。”
“屁,那是公司不肯賠錢才有的說法,明明就是貨架的鉚釘崩開了,誰能躲得開。”
“行了,小點聲,上頭不讓說的。”
“唉……”有人又嘆了口氣,看著手中見底的湯碗無奈道:“前幾年聽說錫克那邊收復了,本以為這日子會越來越好,可現在看看,大家還是吃不飽肚子啊。”
那個叫潘西的工人,要不是為了養家裡那好幾張嘴,也不至於加班時遇到這倒黴事兒。
“是啊,我也納悶,聽人說咱們國家在外面那是一直在打勝仗,不僅收復了當年的所有舊土,還打下了一個叫做拜庭的王國呢。
明明一直在贏,怎麼這飯還越來越吃不起了。”
“呵呵,還不是把糧食都給了錫克還有穆羅斯那邊。”有個年輕人很是不滿的對他們說道。
“凱隆那邊跟咱們簽過協議的,每年都能進口大量的糧食回來,結果你們看看,這幾年麵粉還是限供,價格還比以往貴了不少。
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進口來的麵粉、馬鈴薯,都被直接運給外面那些平原上的人了。
到了咱們這兒,還能剩下多少。”
這個年輕人的話,並不是傑克等人第一次聽到了。
現在琴康有很多人都不滿於議會對糧食的分配政策,他們本土這邊明明條件最為惡劣,可好東西卻緊趕著給錫克和穆羅斯那邊。
雖說大家都是同胞,但分家幾十年,總該有個遠近親疏吧。
憑什麼把糧食優先給那些‘外人’?
琴康所擁有的一切,明明就是他們這些在凍土上艱難生存的人打拼出來的,結果現在情況好了,卻是那些外人先享受。
……
“我們要吃飽!”
“本土工人的利益高於一切!”
“我們要更多的糧食!”
勒斯本以為,當他來到琴康首都瑞明的時候,就算沒有民眾的夾道歡迎,至少也會看見乾淨寬敞的街道。
但實際上,正與科波菲爾同乘馬車進城的他,只看到了擁堵在城門口、手裡舉著各種條幅的遊行示威者。
“貴國首都的風格,還真是令人有些意外。”
議會派來接人的馬車上,勒斯打趣的對身旁那位副議長閣下說道。
科波菲爾活了幾十年的老臉不禁一紅,很是尷尬的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