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進來時的桌子上空空如野,但勒斯上次離開的時候並沒有收拾桌上的兩本書。
對此他已經習慣了,之前每次都是這樣,留在桌上的書本,送自己過來的軌道交通工具,都會在他下次進來時恢復原位。
勒斯猜測這種現象跟網咖的電腦一樣,重啟之後就會恢復最開始的樣子。
坐在老位置,從書架上拿下已經差不多背下來的《冥想啟蒙》,翻到最後幾頁,上面記載的是關於如何在腦中鑄造魔泉的方法。
魔泉其實就是魔力池,用以儲存魔法師從空氣中攝取魔素將其轉化成的魔力。
魔力的多少,則決定了這個人可以引動空氣中多少魔素能量,形成威力多大的法術。
魔泉的原理並不算太複雜,設計它的初期目的也只是為了防止魔法師辛辛苦苦轉化的魔力沒地方裝,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逸散出人體,重新變成魔素。
當初勒斯看了一會之後,就知道如何構建模型了。
其實就是利用精神力在腦海中構建一個由點和線路連線而成的球體,之後再將魔力注入球體表面的管道,驅動魔力在球體表層的管線中按照設定的方向流動,因為沒有魔力沒有實體,相互之間在原始狀態下也不會發生碰撞,所以它們會一直在球面流動。
而這種流動所產生的效果,就是可以牢牢的約束魔力不會因為外界波動而四處亂竄,在需要使用它們的時候,也方便提取。
據這本書上說的,只要能構造出有六十四個交點的一型魔泉,就可以成為法師學徒,並開始嘗試魔法球的釋放。
勒斯看了看書上的示意圖,最初級的魔泉就像是一個鏤空的足球一樣,結構相對簡單,他有把握短時間內成功。
勒斯將幾個書桌拼到一起,躺在了上面。
放空心神之後,很快就進入了冥想狀態。
在不能進入夢境的這幾天時間裡,他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做。
每天晚上,他都在練習如何快速進入冥想,和使用精神力捕捉遊離在空氣中的魔素,只是出於謹慎,沒有將其放入身體而已。
在勒斯的腦海中,漆黑一片的背景下,無數藍色光點懸浮其上,像是夜幕下的螢火蟲群,肆意的在空中飛舞。
他看不到自己的身體,書上說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散發著綠光的圓球,圓球表面則泛著青色的光芒,這是精神力的輕微逸散。
操控這部分自然逸散的精神力,用它去抓取周圍的魔素,在魔素光點上附著一絲精神力,之後這些魔素就會變成受到自己控制的魔力。
這個步驟他已經在現實中嘗試過了,目前他的目標不在球外,而是球內。
勒斯不斷的在腦海中想著‘看看我的內部,看看我的內部’,持續了一會兒之後,他的視角突然變化,進入了一片綠色的空間,無數網狀結構充斥其中。
按照記載,這裡就是他的識海或者說靈魂內部。
自己的意識、記憶全都存放在這裡。
想到這一點,勒斯是一動都不敢動,生怕弄壞了哪裡,直接變成植物人。
實際上,在這裡,他同樣是無法移動的,這更像是一種地球華夏的說法——內視。
勒斯四下觀察了下,不出所料的發現了問題。
整個球體成綠色,無數同樣顏色的網狀線路佈滿空間,就像是進了盤絲洞。
而其中有一塊佔據整個空間十五分之一的區域,卻是藍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