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說,呂振羽先生親自擔任這次義肢專案的技術總監,並且將給您的BLoG,或許以後還會有出版作品什麼的。親自拍照?”
“嗯,基本上就是這樣。”青青點頭道,“呂先生好歹也是徠卡的老闆,希望他技術不要太差。不過我反正就是這樣了,再難看也難看不到哪裡去了。”
這個採訪在雜誌上刊登之後,青青的治療到底會變成一個怎麼樣子立刻就變成了一個新的關注點。雖然大家都知道呂振羽這個傢伙興趣廣泛,但是也沒想到居然連攝影也要插一手,雖然不會真的用多少時間,但是他難道不覺得一個專業攝影師會更好嗎?
到了6月。呂振羽終於結束了水底施工機器人的研究開發工作。雖然沒有經過進一步的測試和耐用性測試,但是無論是海軍方面還是光環機構,都有點等不下去了。在沒有水底施工機器人的情況下,東海的那個水下基地倒還好說,利用中國方面的一個石油鑽井平臺作為人員和物資的轉運點,同時配合潛艇和蛙人,整個水底基地的基礎巳經打好了。在海底進行的工作結束後,沒有固定的東西可以繫結身體,施工人員們實在無法在水流中將大塊的材料固定住,而不管蛙人們受到過多嚴格的訓練,他們的體力極限和海底的極差的能見度仍然是制約工程進度的極大難題。而這個專案,又確實需要儘快了。畢竟這種爭議海域裡雙方投入的潛艇兵力都不少,雖然說光環機構拿出的施工方案非常先進。也非常安靜,但畢竟不是無可挑剔的。
水底機器人,這個時候就成了大家的希望,有了足夠的機器人,甚至可以直接在距離那裡一定距離的海底,直接把材料扔在那裡,然後,機器人自然就會按照施工方案來進行材料搬運安裝等等。而表面的活動,則可以完全停止了。
光環機構在東南亞的那個海洋公園碰到的是類似的問題,當然,他們不必擔心被其他人發現的問題,完全是大張旗鼓地在進行施工。可是,人力畢竟有限。光環機構除了一開始預定的水底施工機器人之外,又追加了44臺。
為了滿足海軍和光環機構的妖氣,數字圖騰方面的工廠只好開足馬力進行生產。這個時候,一個讓人很有聯想的畫面出現了,數字圖騰的無人工廠開足馬力……機器人們在生產著機器人們。這件事情,陳寧在公司內是下達了完全的封口令的,一旦傳出去,天知道又會引起怎麼樣的風波。這種場面,太容易讓人聯想到機器人的世紀和人類的末日了。
至於青青的用人造肌肉技術製造的機體,進展則非常讓人振奮。人造肌肉表現出來的能力還是比較不錯的,在進行臉部塑造的時候,在表情的表現上就要比用壓電陶瓷弄出拉的東西簡單多了。而且,以壓電陶瓷顆粒和人造肌肉結合在一起,用來進行觸覺模擬,似乎也很成功。這樣一來,整個新的人形機體將會是非常完美的。至於人造肌肉輸出功率不足的問題,那也沒辦法,只好繼續在關節的地方使用電磁關節,和陶瓷骨架系統。呂振羽還在這個機體的製造中,嘗試著儘量少的使用金屬材質,雖然那些繁複的電路導線,和pcB板上蜘蛛網一般的導線實在是沒有辦法,但能夠不用金屬的,都使用了其他材料。
整個來說,最讓呂振羽滿意的,就是這整個機體的手感非常不錯,如果開機之後,在執行了一段時間後,甚至能感覺到“體溫”,而不再是非常冷的感覺了。這和他們在這個機體裡採用的電路散熱方式有著直接的聯絡。
“小羽,你回來。數字圈計劃,9937樣本發生了變化。”
一條短訊息被髮送到了呂振羽的。
那個時候,呂振羽正在公司裡召開一次不是很重要的例行會議。他立刻中止了會議:“抱歉,實驗室出了點問題。……
我們的會……讓蘇宛來安排什麼時候繼續吧。非常抱歉。“呂振羽很焦急,也很誠懇的道歉,然後就收拾東西匆匆離開了。
對這個一直對員工非常好的老闆,大家都不會有什麼抱怨的。何況例行會議也實在沒什麼太重要的事情。
“發生了什麼?”天知道,從界石基地一直到位於金橋的工廠這不算太短的距離裡,呂振羽的心情到底是怎麼樣的。他透過車子上的電腦和工廠連線,和實驗室進行連線,但介面上傳來的資料卻斷斷續續,看不出來到底發生了什麼,而幾次呼叫嶽羽,嶽羽卻沒有什麼答覆。實在是很難想來這將近40分鐘裡,尤其是堵在隧道里的那些時間裡呂振羽的心情。
“9937發生了一些變化,我想,它是相近行一次自我複製,或者說是,繁殖……”嶽羽說,“雖然我們當初有個共識了,但是好像並不包括這種情況。所以,我就出手製止了。9937實在是很強大,差點就控制不住它了,後來我讓達摩連線進來才控制住了。現在它自我複製的行為已經停止了,恢復到了進行自我複製前的狀態,不過,它好像還是在觀察,和等待時機。”
呂振羽鬆了一口氣,說:“你做的對,你做得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