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我知道,卻不是犯了什麼病,也不是中邪,只是因為這個人肚子里長了蟲子。
這種蟲子叫做應聲蟲,只要是人說一句話,這應聲蟲在肚子裡也會相應地說出同樣的話。
在宋代,有一個叫做陳正敏的人寫了本書,叫《遁齋閒覽》,其中記載:
餘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 ,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
雖然這本書的真實性還需有待考量,但很多書中記載的奇聞異事,也並不是全無道理,甚至有的還與陰陽玄術相關。
這應聲蟲並不是一種蟲子,而是一種精怪,是由人本身的命格和紊亂的氣形成的一種精怪。
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平時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且只要是別人提出的意見,這個人一定會應和,那麼久而久之,這個人的氣就會紊亂。
先前我就表示過,人自成天地,而沒有主見的人,會不斷受到外界他人之氣的干擾,若只有一個到還好,頂多是體內之氣變得和別人一模一樣。
可沒有主見的人又怎麼會只受到一個人的影響,久而久之,此人身體中的氣就會紊亂,在小腹丹田區域形成鬱結,最後變成應聲蟲。
要治這種病並不難,在《遁齋閒覽》還有記載:“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粒,遂愈。”
也就是說,雷丸這種藥材可以醫治應聲蟲,如果不能醫治的話,只需要將《本草綱目》上所有的藥材誦讀一遍,讀到哪個藥材,肚子裡的應聲蟲沒有回應,那個藥材就是醫治應聲蟲的良藥。
但是看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感覺這傢伙並不是全無主見的人,只不過是因為生活所迫,所以才不得不將自己的逐漸壓了下去。
《遁齋閒覽》中還有一句話:餘始未以為信,其後至長汀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環而觀之者甚眾。因教之使服雷丸。丐者謝曰:某貧無他技,所以能求衣食於人者,唯藉此耳。
這些話就是說貧窮的人沒本事,只能像應聲蟲一樣不斷應和別人說的話,用這種辦法來為自己換取衣食。
我看著面前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或許他是因為家裡有老人,又或者因為家裡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孩子,所以不得不如此。
想明白了,我便對他說:“你這種病不需要來看醫生,是你自己的問題,你找一箇中醫,去借一本本草綱目,將上面所有的草藥名字都念一遍,等唸到那個草藥,你肚子裡沒有回應,就吃那種藥草,病很快就會好。”
“真的?”農民目光中爆出一點光亮,驚喜的問道,可他的目光又上下看了看,似乎我身上的病號服很難說服他。
“真的!”我對他用力點頭。
而且我還告訴他,如果這個樣子不管用,那他完全可以過來找我,反正我就在這個地方待著,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不會動。
聽見我做的保證,那個老農民多看了我幾眼,轉身就向著醫院跑去,似乎是打算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能趕回來。
看著這個場景,我真是忍不住想笑——我若是真的想走,又何須非得限定一個小時,在他跑向門診樓的時候我就能離開。
“我這才發現你是不是玩我呢!”藥販子終於察覺到了不對勁,站在那裡對我橫著臉說道。